太后忽的想到一件事,露出一絲擔憂的神色,道:“新帝正值壯年,如何肯將帝位傳與你?”
“我自有辦法,不勞母親費心。”
“還有一點,即使我強行讓你坐上龍椅,只怕那些文武大臣也不會心服與你的。”
“這您放心好了,除過江家、盧家、衛家、孫家,朝野上下竟有一多半的人是擁護我的。”
“哦,這我反到不信了。”
楚王陰笑幾聲,瞇著眼,不知在沉醉著什么,慢悠悠說道:“母親您可別忘了,在您的苦心栽培之下,我的太子哥哥懦弱無能,一心沉醉于琴棋書畫。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那幫文武大臣又不是傻子,聽說太后您要垂簾聽政,這不明擺著外戚專權嘛,所以他們就棄暗投明都來支持我了。”
“原來如此。”
“其實想想您也不吃虧的,雖說失去了一次垂簾聽政的大好機會,但至少性命和名聲保住了,榮華富貴和娘家人也保住了,您看,我為您安排得多好。”
“還是你想的周到。不過,咱們既然立下盟約,到時候,你真的會傳位于你的弟弟嗎?”
楚王神秘一笑,信誓旦旦道:“這個自然,到時候,我也會立下遺詔,將王位傳于我的弟弟。”
太后也神秘一笑,道:“只怕到時候你哪里還會有什么弟弟?”
“傳不傳是我的事,有沒有就看他們的福氣了。而我作為趙氏兒孫,是一定會好好輔佐趙家江山社稷的,青史留名,造福子孫。”
太后忽的想起楚王說要送她三份大禮之事,如此算來這才兩份,于是問道:“有你這句話,我到有興趣知道第三份大禮是什么了。”
楚王道一聲別急,娓娓道來:“母親您一生都想斗倒張太妃,沒成想,臨了臨了,先帝竟然有遺詔讓她做太妃,入住的竟然還是壽康宮,您是一點辦法也沒有。要我說,這壽康宮就該是您的。”
楚王與張太妃一向是母慈子孝,一唱一和,配合十分默契,太后聽他如此說來還真有幾分意外。說道:“張太妃是你母親,她入住壽康宮你不滿意嗎?”
楚王突然面目猙獰,啐了一口,道:“呸,她哪里配做我的母親,您才是我的母親,咱們才是親母子呀!”
“這話怎講,我到有些聽不懂了?”
楚王話鋒一轉,說道:“當年你得到太子的伎倆張太妃是一清二楚,尋了個機會東施效顰,她便得到了我,從此步步高升。你是即瞧在眼里又不敢聲張,只因你們都做了見不得人的事,彼此拿著對方的把柄。既想弄死對方,又得幫助彼此隱瞞秘密,明爭暗斗許多年,這滋味不好受吧。”
面對多年的秘密被抖露出來,太后此刻更關心是誰告訴他的,慌張問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她告訴你的?”
楚王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