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蟄坦然的笑了笑,點上一支煙,靠著椅子看著已經快滅火的銅鍋。
“你還是先說說銀行的事情吧,小悅別打岔,聽他說說,看看有沒有道理。”高萍嚴肅了起來,眼神變得的也銳利了許多。似乎想要看穿方蟄,狠狠的讓他出丑。
“先說銀行的問題,過去的銀行更像是地方政府的提款機,政府沒錢,國企改革需要錢,怎么辦?找銀行唄。現在的不良資產如果繼續存在銀行內部,銀行系統的改革就是一句空話。怎么辦呢?成立新的公司,剝離不良資產,重新注入資金,最后上市。”
話音未落,高萍已經發問一句:“剝離不良資產,重新注入資金,你說的輕巧,怎么辦?”
“我就問你,銀行是不是國企?不良資產是不是絕大多數來自國企?”方蟄秒回。
氣勢洶洶的高萍順眼啞然,眼珠子轉了又轉,最終發現事情似乎真的可以這么做。唯一的弊端就是,將來執行者可能被人挑毛病,因為不良資產該如何估值的問題,很容易被人雞蛋里頭挑骨頭。從這個角度看,這就是個風險。
“資金來源呢?”公孫悅脫口而出,然后遭到高萍和方蟄整齊的關愛智障的眼神。
公孫悅倒也不笨,很快明白后看著高萍道:“你的意思,這個辦法可行?”
高萍搖搖頭:“不知道,理論上是可行的。按照這個邏輯,還真是制度優勢。”
孫長才笑道:“這不就是行政命令么?這跟市場經濟沒關系吧?”
方蟄掃了一眼這家伙道:“讀過歷史吧?大蕭條時期的米國,羅斯福是怎么做的?難道不是行政命令?國家干預經濟?胡佛倒是自由主義,結果呢?”
“等一下,那你怎么解釋蘇1聯解體的問題?”另一個人發問了,方蟄忘記他叫啥了。
“任何一個成功現代化國家,發展重工業都是必經之路,因為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蘇1聯的問題,在于重工業發展到極致的時候,錯過了經濟轉型的機會。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源,在于衛國戰爭,蘇1聯失去了幾乎一代人,導致七十年代領導人年齡上出現斷層,長時間的領導人高齡,執行保守的經濟政策,遲遲找不到合適的接班人。而我們國家在同一時期,偉人做出了改革開放的決定。”
“你等一下,我腦子有點亂。”又一個被說傻的。
方蟄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繼續補刀:“我們有以史為鑒的傳統,歷史上強大的國家,往往都是組織能力更高的體制。米國能在大蕭條中快速的走出來,關鍵就在于羅斯福的國家干預政策。現在的說法叫宏觀調控。前幾年所謂的四小龍,高速發展時期,全是集權政府。”
“你等一下,你好像忘記了港城哦。”公孫悅似乎抓住了方蟄的語病。
方蟄翻了翻眼珠子:“你別拿港督不當干部!殖民時期的港城,港督對任何事情都可以一言而覺,不用請示倫敦。再有就是,港城的繁榮是因為內地需要這個窗口,哪天有可以替代的窗口,港城的衰落就是必然。實際上現在的港城,已經大不如前了。”
現場終于安靜了,眾人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