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江副,確定款子已經到位后,一行人繼續出發,前往下一個地方。
隨著車進入少民地區,道路兩邊的山漸漸的多了,一條路拐來拐去很正常。經常沿著山腳行駛,方蟄再次感受到了這里的艱難。
“這種山區,想發展經濟太難了。”云玨嘆息一聲,前面的司機小王笑著接一句:“云女士說的有道理,這里基本都是國家貧困縣,西南三省只要是這種地區,沒有不窮的要吃救濟。”
“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云玨淡淡的來一句。
這次都不要方蟄給她科普,云玨就接過話道:“難啊,你不了解這里情況。很多村子就在深山里,連條通車的路都沒有。我們這邊還算好的,山那邊的滇省,情況更加糟糕。還有啊,就算是扶貧,地方上的同志不是沒有嘗試過,沒什么效果。”
這時候方蟄趕緊來一句:“關鍵還是國家沒錢,現在這些地方都顧不上呢。”
誰曾想小王笑道:“方總有所不知,每年扶貧款發下去呢,有的人直接拿去買酒喝了。喝完了繼續過那種日子,按說拿著這個錢當路費出去打工的年輕人可不是沒有啊。有的人就是不愿意出去闖一闖,不愿意改變自己。”
這些確實是實際情況,還有比小王說的更過分的,但總歸是少數。人在有希望的時候,多數還是愿意去努力一下的。這個話題方蟄不想繼續,趕緊說點別的。
云玨對此頗為奇怪,但是沒有堅持聊這個,說起別的,比如有啥好吃的,好玩的等等。
又到了一個縣城,車直接到了團1委,這一次有人特意在此接待了。不單單是部門領導來了,縣里的一個主要領導也來了。對方蟄和云玨很是熱情。
方蟄對此表示感謝,不過卻強調了一下,這些下來是自費之旅,地方上的接待不用大張旗鼓,不然就失去了這次下來的意義了。這么一說,地方上的同志還是很配合的。沒有堅持搞大動作,就請了一頓晚飯,地方還是方蟄挑的路邊小餐館。
這個行為云玨盡管不理解,但沒有任何質疑,反倒很配合方蟄的做法。堅持自己找酒店,堅持自己吃飯。這讓地方上的同志很是無奈,但也沒有太過堅持的意思。
晚上在酒店里的時候,云玨才問起這個問題。方蟄嘆息一聲道:“看起來是我不近人情,但是你想過沒有,這邊的同志請吃飯,比我們在路邊隨便找個館子吃一頓,花費上差距多少?在云秀鎮的時候,我就應該堅持的。”
云玨想了想:“問心無愧是吧?”方蟄點點頭,云玨欲言又止,最后還是沒說話。
第二天到了江副說的學校去實地考察,確定沒有問題后,一行人沒有多留,跟縣團的同志解釋了一下流程后,休息一夜繼續上路。堅持自費的方蟄一連跑了一個星期才結束這次考察回到錦城。江副再次接待,這次方蟄沒有拒絕。
席間江副說起地方上的同志反應,方總堅持自費,真是高風亮節。最后來一句:“就算你不去吃,也不耽誤他們以這個為理由去吃一頓的。”
方蟄對此只能笑道:“我只是不喜歡那種應酬方式,并沒有特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