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珠看兩人聊的認真,湊過來看一眼,看了便失聲笑道:“哈,你們研究這個干啥?準備做大豆期貨么?還是說,你們擔心以后米國農民種出來的大豆不用賣了?我跟你們講,國內大豆用的越多,對米國來說就越離不開國內市場。人家的大豆好,便宜,出油率高,國內的廠家當然用米國大豆了。”
“是啊,這是個問題,國內很多農業方面的學者,拿著米國人給的津貼,不辭勞苦的下農村去推廣米國人的種子,大豆和玉米是種災區。明珠說的有道理,關鍵還是我們的種子,在農業科研方面落后太多了。”云玨看問題無疑要深刻的多。
吳明珠聽出一點不同的味道來了,看著方蟄凝重的眼神,忍不住道:“你們不會還要進軍農業吧?就農業科技而言,估計我們國家也就是水稻和小麥還能重視一點。”
方蟄心頭有一股火在燃燒,總覺得自己不能一點事情都不做,某些領域他也就是干看著,賺那么多錢做什么?能盡快的在一些領域先做點工作,有何不可呢?
“北方的情況你比較熟悉,今后的工作重點,增加一個,就是在農業科研方面,扶持一些學者來做一些事情。就算是賠本,這個買賣也要做。錢對我來說,現在就是個數字,我要沒看見就算了,看見了就要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云玨真的沒想到,話題能扯到這么遠,本打算勸一下方蟄,但是想到昨晚上的新聞,云玨又收回了勸說的念頭,點點頭道:“我會安排人去北方的一些大學去看看。”
“直接設一個獎項吧,針對種子改良的。學者方面,真的在做的,可以申請科研資金。做好事先的考察,免得一些人魚目混珠。”方蟄還是決定要做的大一點,他現在才是真的不拿錢當錢,這種投入比買個游艇要花費大的多了。
“好了,難得來一趟,不提這些了。我買了艘游艇,正好最近打算休息兩天,我們一起出海去玩一玩。”吳明珠提出倡議,方蟄沒有反應,云玨倒是回了一句:“再說吧,這些事情都得趕緊處理,抓緊把人先派出去再說,至少要拿個方案出來。”
吳明珠還要說話,方蟄先開口:“昨晚上你沒看新聞么?沒看現在就去補一下,關于北約空襲的新聞。如果還不明白,就打電話回國問一問,現在大概全國都知道這個新聞了。”
這種一種非常嚴厲的語氣,吳明珠立刻意識到,自己昨天忙著去參加各種活動,真的沒注意到新聞方面的事情。“好的,我這就去看報紙。”這個反應很快了,她也知道輕重。
方蟄和云玨交換一下視線,一起去了書房。如果只是一個普通人,大概也就是罵上一兩句,回頭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做好就行了。每一個人都這樣,點點滴滴的匯聚成海,才有了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方蟄是一個普通人,也不是普通人,他能做的事情更多,并且一直在做。
以前做事情的初衷還是為了賺錢,現在開始做一些不那么賺錢的事情了。
“你說十年二十年之后,這些烈士會被遺忘么?”方蟄說著露出一絲擔憂來。
云玨驚訝道:“怎么可能?”方蟄笑了笑:“是啊,不會被忘記,肯定會有一些人記住的。”
方蟄仰面看著天花板,腦子里回憶了一下就笑了。別的不好說,90后的年輕人真是不慫。自信,昂揚,他們趕上了華夏飛速發展的時代,經濟上的好轉,讓他們從小就有一種自信,似乎與生俱來的自信。他們對于所謂的權威,敢于質疑,他們熟悉的掌握互聯網工具,能夠看到這個世界上正在發生的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