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蟄還是很佩服馬老師的,這個人是真的有本事。看他演示的PPT,不管他自己信不信,方蟄是真信了,每年百分之十的增速,方蟄很想說,過個三年五載的就不止這個增速了。
現在有沒有百分之十的增速,方蟄就不知道真假了。就算是假的,方蟄也會當真的。
“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入住我公司平臺,年成交額……。”
馬老師在侃侃而談,要說他這個模式確實很有前途,別的不說,這錢在他公司平臺的賬戶上,從打進來到支付,怎么也得有一個星期吧?做點三五天的短期拆借這種勾當很方便。更別說,當平臺做大之后,每天進入的資金就是海量,在賬戶上趴三天,利息都能很香。
馬老師是個搞金融的高手,能用三十億的盤子,做三百億的買賣。這錢要是收不會來呢,他是不會虧的,虧的是銀行。你看,精明的生意人都這么玩,拿銀行的錢玩,賺了自己的,虧了是銀行的。平臺做大之后,就是這么牛逼。就算是銀行,也要冒著虧錢的風險與之合作。
在場的人都在認真的聽著,李斯特還湊近了低聲問:“你相信他說的么?”
方蟄詫異的扭頭看了看他:“投資從來都是冒險的,我關注的是,他說出來的話,將來對外宣傳的時候,有多少人相信,并且愿意為他的內容買單。我認為他的故事很優秀,簡單的包裝一下,拿到米國很容易讓股民相信的。”
呃……,李斯特楞了一下,這話聽著很別扭,但現實不就是如此么?做金融的人,做投資的,不就是把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錢么?
有的話方蟄是不會對李斯特說的,阿貍將來會成為一家巨型企業這種事情,現在看來不是沒有變數,就算按照歷史進程來發展,就結果而言,未來的阿貍并不被方蟄所喜歡。有的事情在方蟄看來是不能做的,錢誰都喜歡,但不是什么錢都要賺的。
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滋生出很多問題,人在利益面前,意志是最為薄弱的。
刺激消費沒問題,但是用貸款的方式刺激消費,社會危害性太大了。
法律也好,政策也罷,往往都是滯后的,牽扯到很多利益方的時候,出臺政策和法規的過程會無限的拉長。只要不碰到一些原則問題,消費貸款這種生意,也許會一直做下去的。
嗯,這些都跟方蟄沒關系,現在就是想賺錢,多賺點錢,將來好往半導體產業里投。
“方先生,你覺得我的想法和規劃如何?”馬老師突然提問了,方蟄懶散的靠著椅子,聽到這話忍不住露出了微笑,那種不懷好意的微笑。馬老師瞬間后悔了,大概是看到方蟄聽的很心不在焉的樣子,心里有點不爽才開口提問的。
“米國有同類的企業,說穿了你就是在抄作業。你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建立在國家對基礎設施的投入之上。電子商務僅僅是個平臺,既然是平臺,哪個平臺不是平臺呢?”方蟄淡淡的回一句,他還算客氣了,就差沒說一句:“毫無特色。”
馬老師一臉的尷尬,腸子都悔青了,此前方蟄確實看好他,但兩人的關系一直不咸不淡的。馬老師是想跟方蟄做朋友的,但是怎么說呢?他是抗拒方蟄投資的,他想要的投資是來自華爾街的,他需要的是華爾街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