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說吧。”
“別人都去了,我是真不愿意去呀,去那個地方浪費時間呢。我早聽說有個高地,很有名。去巴黎之前做自由行攻略的時候,就想找個機會去看看。”
“什么攻略?還自由行?”依依又問。
這些都是未來那個時代才常出現的詞匯,我只好又做了一番解釋,然后接著說,“本想自由行,可是時間來不及,語言也不過關,擔心溝通有問題,沒敢嘗試啊。那次隨團兒,可算是碰到了這個機會,我就和我們那個導游請假開了個小差。”
“膽兒可真夠大的。”
“可不。那個小導游看我磕磕巴巴還能說兩句,估計不會給他添麻煩,就同意了。其實他也是冒了險呢。”我洋洋自得,接著說下去,“不過去那個高地啊,還得坐一趟地鐵,要走好長好長的一段路才能到呢。我又路線不熟,只好向當地人去打聽道兒。”
“他們不是說法語嗎?”
“歐洲人基本會說些英語的,這個我做攻略的時候就了解到了。我問路的那些個當地人啊,基本上都會說點兒英語,而且特別熱情,不論是街邊賣貨的,還是隨便在馬路上碰到的。有一個大姐,特別讓我感動。當時,是在一個十字路口,迷了路,正好看到她從斑馬線那邊往我這邊過來,急匆匆的。可是街上沒有其他的人了,我只好硬著頭皮去向她打聽。她一定是看到了我著急的樣子,先給了我一個非常溫暖的微笑,然后看著我遞給她的地圖,詳細地為我指明了方向。這還不算,又指著馬路告訴我該在哪里轉彎,往什么方向去才對,臨走還沖我揮手告別。對于我這樣一個身在異國他鄉的人來說,沒有比這更溫暖的事情了。”
“太感動了。”
“所以呀,就遂了我的心愿啊。心情都不一樣了,看哪里都覺得那么可愛,那么明麗。一路美麗風光啊,我看到了塞納河,兩岸都是古老的建筑,真正的歐式建筑啊。在向高地爬的路上,還經過了一個集市一樣的地方,有好多的畫家在那里畫畫兒。都是油畫,有人物,有風景,最多的還是從那個高地可以看到的大巴黎……當然,我最后也在那個圣心大教堂外面的石階上看到了對面整個巴黎。在那里還看到了豎琴的表演,附近也有彈吉他的,拉手風琴的。在那個大教堂里,我基本上把整個彌撒儀式從頭看到了尾……實在是難忘啊。”我細細對依依描述著巴黎的浪漫風情。”
“太美了,真是太美了。”依依陶醉在我的解說里。
“所以理解了?”我笑了。
“理解什么?”
“我對英語的那種態度唄,你剛才不是問過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