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她是一個很有天賦的孩子,別看她只有五歲,可是畫畫卻很好。”院長指了指貼在墻上的幾幅畫,雖然只是小孩子的涂鴉,但是唯獨那張白色的小鳥卻在一堆亂七八糟的涂鴉中脫穎而出,格外的吸引人。
不知是那雙如紅寶石般美麗的眼眸,也不知是那只想要從那亂七八糟的黑暗里努力掙脫追求的小鳥,最后柳氏夫婦選擇了這個不僅不活潑甚至還有白化病的特殊女孩。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事實卻向他們證明了,當初收養葵是一件多么正確的決定。
那個木訥膽小的孩子就像是一個空蕩蕩的人偶一樣,原本以為是很難敞開心扉需要慢慢教導的孩子,可是她在感受到了養父母的愛后,就像為了回應他們一般,努力地感受著一切沒有感受過的情緒和事物,盡可能的填滿那幅空蕩蕩的軀殼,努力地讓自己快速的變得像個“人”。
得到了足夠的愛和關懷,在養父母和傭人堅持不懈的投喂下,葵猶如雨后春筍一樣開始抽條長開,露出了原本的模樣。在她十歲那年,她就已經是韓國上流社會公認的精靈公主般美好的存在了。
鍍著銀色光澤的順滑的白色長發,紅寶石一樣閃耀又美麗的可愛的大眼睛,白皙嬌嫩吹彈可破的皮膚,如洋娃娃般精致小巧的五官,只是笑一笑,那種帶著弱弱病態的嬌憨可愛的笑容立馬能俘獲一大片人的心。
可最令人歡喜的是她完全沒有一點“公主”架子,更沒有如其他大小姐一樣驕橫跋扈的性格。她總是甜甜地笑著,禮貌的對待任何一個人,禮儀周到且親切的小淑女樣子總是讓人忍不住想要揉揉她的小臉。而她雖然才只有八歲,卻包攬了各大兒童繪畫獎項的金獎,成績也是十分優異,儼然一副別人家的孩子的樣子。
可是幸福的日子總是短暫的,上天似乎并見不得這一家人獲得幸福。在葵十歲那年,宋慧恩檢查出了乳腺癌那一刻起,幸福就像是被突然按下了終止鍵,從此未來便不再充滿歡聲笑語。
宋慧恩從檢查出癌癥到去世前后只有一年,她一直抗拒做手術,只肯在家靠藥物維持,為此柳俊尚沒少和她爭吵,可是每次都敗在了她的眼淚下。
敏感的葵隱隱感覺到,她的母親,似乎并沒有那么的想要活下去。
其實她是一個心思細膩且敏感的孩子,只是在孤兒院那段時間太過黑暗,她出于自我保護,只能隱藏起自己的一切,當一個沒有感情的“木偶”。可是在養父母的愛的關懷下,她才得以從黑暗中走出,做回真正的她。
可是正是因為這份敏感,她能夠感受到母親那雙含著滿滿溫柔的眼眸中最深處的那份悲傷和懷念。
她摘了好看的花別在她的發間時,
她躺在她的懷抱里聽她講故事時,
她拿著媽媽的畫像展示給她看時,
她和女仆們在花園里追逐游戲時,
她伸手溫柔地摩擦著她的臉頰時,
很多很多時候,她總能感受到媽媽在看向她的時候,好像在透過她看著誰一樣。那個時候,她的身上總是彌漫著濃濃的哀傷和懷念。
葵知道,媽媽看的是,她那素未謀面的“哥哥”的影子。她一直在她的身上,追逐著那個孩子的影子。
媽媽一直耐心地教導她,教她吃飯,教她禮儀,教她畫畫,教她讀書,她教給了她各種各樣的事,親手填滿了那個什么都沒有的軀殼。她還告訴她,要開心肆意的活著,因為她是他們的女兒,任何風雨都會有父母為她擋著。
她用五年治愈了葵心理的傷,可是她自己的傷,卻永遠不曾愈合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