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脫離酆都的他,一到地府就四處找尋弟弟燭垚的下落,以期盼能有幸兄弟重逢。
那時的燭垚也已長大,終日混跡在郾歸城城內,是個不折不扣的小痞子,受盡眾小鬼的欺負凌辱,經常被打得鼻青臉腫還衣不能蔽體。
燭幽也是一路浪跡尋到了郾歸城,于千百人之中,他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弟弟。
他雙腿沉重得似抬不起來,眼睜睜的看著弟弟被一幫小鬼追著打,卻沒有勇氣上前去維護,去相認。
燭幽還在不知所措時,女帝恰巧路過,她三兩下揮退了欺負人的小鬼,解下了身上的玄色斗篷披在了燭垚身上,還從身側的侍女手里拿了一包靈食遞給了燭垚。
燭垚也沒客氣,道謝都沒一句,只顧打開油紙包囫圇吞著食物,連女帝幾時走的都不曾留意。
他餓極了,也虛弱極了,卻在看清已走到自己面前站定的人,那張他無比熟悉的臉時,他表情難堪的扔了吃食撒腿就跑。
他哪里還能跑得過燭幽呢?
燭幽從身后抱住了那個已長得有他一般高,卻依舊瘦削的身體,哭得泣不成聲,“阿垚,我是大哥呀,我報仇了,替爹娘替你報仇血恨了,以后有大哥護著你,不會再讓你受任何傷害,大哥誓死也會護你周全的。”
燭幽血洗燭府及其他無辜之人,共計兩百余口,這事幾百年前也曾轟動一時,還有他所受的那些酷刑,燭垚又豈會不知。
他躲著他一是因為自己此時的狼狽,還有就是他過不去大哥當初躊躇不肯為父母報仇,又將自己無情交付出去的那個坎。
后來的事也就是郾歸城眾鬼都知道的事了。
燭幽是千年難遇的奇才,他入了女帝座下成了一城右使,不光潛心替她治理著郾歸城,還喜歡上了女帝。
燭幽也曾在郾歸城高調過幾千年的,無人不知其名,直到后來在城主府向女帝示好被拒后,才慢慢變得低調寡言少語的。
他曾坦言,第一次見到女帝時,她援手弟弟時的樣子,他就對她動了心。
燭幽雖在情場失了意,卻在親情上等來了燭垚的原諒,與弟弟解開了前世心結,兄弟關系日漸回暖直至現在的情深似海。
但在那之前,燭垚卻是要多混就有多混,能惹事就絕不會閑著的,成日里是吊兒郎當拈花惹草,可不管他如何過分如何胡鬧,燭幽都能忍著慣著,就這樣才得了這么一個寵弟狂魔的稱號。
戚詩染這么說其實一點也沒有夸大其詞,但凡是燭垚喜歡或過分關注的人和事,燭幽就是打破原則也會給予包容和維護。
所以,燭幽縱使再不喜戚詩染,也依舊會在得知局勢對他們不利時派人前來告知。
同理,不論他多討厭青羽,但只要是燭垚喜歡,又非要娶進門,他同樣也是會妥協接受的。
聽了這些青羽的心情莫名的有些沉重,她怎么也沒想到,外表光鮮樂觀豁達,一臉痞氣放蕩不羈的少年郎,會有那樣困苦艱難晦暗不堪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