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人有千萬種,但害人的手段翻來覆去不過就那幾種,說惡心人也惡心,但算不得什么新奇事。
柏逐昔回了客棧便讓掌柜的將了安的院子打掃了一下住了進去,不過半天時間,緲清就挎著個小包袱出現在門前。她瞧著緲清臉上還有層薄汗,定然是得了消息就緊趕著過來,工部尚書府的婢子們慣會做事。她一時也不知是該夸王夫人訓導有方,還是該覺著如今做丫鬟也辛苦得緊。
她帶來的消息只有一個,侯府那邊有動靜。了安的父親希望她不要妄動,他認為了安有解決此事的能力,也覺得侯府那邊的人沒有這么大本事將這樁罪責扣到了安頭上。
話雖有理,柏逐昔卻還是擔心,若要讓她放下心來,總要將事情真相披露出來才行。本是想從尚書府得到點消息,但看這位父親的態度,似乎是不想管這個事情。
好在就算他不管她也有辦法去查,林鑠和她手中都有些人脈,再不濟還有錢。她在大理寺里外跑了幾日,探聽敬云郡王被殺害的消息。
其中有一條說的是江夏城之下有一羈縻縣,該縣境內有一座大山名為穆山,住的是名為矣栗族的古部落。
因著風俗習慣和文化信仰的不同,羈縻縣內的民族甚少和別的民族交流,為了保證羈縻縣內的安定,羈縻縣向來是由當地首領管理,其所屬轄區內的官員一般不會插手他們的事務。
矣栗族有自己的信仰,傳說穆山之中沉睡著一條蛟龍,它每三年蘇醒一次,每次醒來都要吃光山上所有的動物與植物,攪得穆山境內寸草不生、飛禽走獸盡數奔逃,人更是沒辦法生存。
矣栗族的祖先征服了這條蛟龍,將它的頭斬下來懸于穆山頂上,蛟龍死后,穆山也恢復了原本生機勃勃的模樣。從此穆山境內更是風調雨順,矣栗族世代得以安寧生存。
一直到今天,他們還供奉著所謂的蛟龍頭,并以此衍生出許多獨特的節日和習俗。
作為一個羈縻縣,穆山和其他所有的羈縻縣一樣,沒有什么特別的。
非要說有什么不同,那便是敬云郡王住到江夏之后和矣栗族的首領發生了不少沖突。
敬云郡王此人在百姓中風評極好,唯有一事做得過頭了些,那便是他極愛修習佛法。到江夏之后,他并沒有住到皇帝為他修筑的郡王府中,而是直接入了明心寺修行。
他對佛法的理解深淺且不論,普通百姓也不懂這個事,只是他在這事上帶著皇家貴族常有的霸道,素來惹人厭煩。礙于他郡王的身份,倒也沒人敢表達出不滿,是以他霸道慣了,到哪都要求身邊人跟他一樣修習佛法。
到了江夏之后更甚,他聽聞矣栗族的信仰之后特意帶了人跑到穆山去給人講經論道,逼迫他們放棄供奉蛟龍,轉而信仰佛法。
一開始矣栗族的首領并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畢竟大濮境內各地部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即便大部分人信仰佛法,也還是不停有人來宣揚不一樣的宗教信仰。矣栗族人不是一味墨守陳規,對這樣的事情還算寬容。
然而敬云郡王太過霸道,領兵毀了他們的祭壇,這才惹得矣栗族闔族上下不滿,此事也在江夏城中鬧得紛紛揚揚。
是以敬云郡王死在皇寺的事傳回江夏之后,有傳言說是矣栗族首領趁著此次敬云郡王進京,特意找了江湖人尾隨至此殺了敬云郡王。
柏逐昔看到江夏遞過來的消息之后,起了一身冷汗。
若此事真如傳言所說,不光是矣栗族,大部分羈縻地區可能都會因為敬云郡王的死遭受滅頂之災。
她盯著手中信件看了一下午,心里很不是滋味。
沒人知道她刀身上的白虎圖騰是什么意思,她亦從未對人講過,也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看著這些圖騰,心中會升起一股暖意。關于她的身世,關于她回不去的家鄉。
她知道信仰被人質疑與詆毀的感覺,也知道一個民族精神支柱的所在。如果她是矣栗族的首領,要做的可能就不僅僅是殺了敬云郡王這么簡單。
但她也知道當今圣上為了控制羈縻縣費了不少勁,矣栗族首領當真就那么不怕死嗎?
她又一次跟了安的父親面對面喝茶,就在收到江夏消息的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