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云郡王也算是個奇人,民間不少他的傳說,在他離開都城之前,民間關于他的事情流傳得最多的就是他和郡王妃之間的愛情。
敬云郡王是朔親王的獨子,朔親王愛子心切,沒有讓他出去單獨開府,一直住在朔親王府中。朔親王死后,按規制是要收回王府的,但皇帝感念朔親王戰功,封敬云郡王為郡王,享親王待遇,仍讓他住在朔親王府中。
同時將楊禱正的獨女嫁給了他,顧念著楊禱正為人正直,雖然身份低了些,但敬云郡王畢竟不在朝中任職,楊禱正的獨女教養得好,這也夠了。
二人大婚是近十年來都城最熱鬧的時候,溽暑時節,百姓們也沒消下觀禮的心思。擠擠挨挨站在街邊,人聲鼎沸,竟是廟會也比不上。
朔親王府在上陽街,楊府在載賢街。從上陽街到載賢街,中間繞過皇宮,一路上都是紅綢彩燈。
皇帝特撥了一隊金吾衛去為他的婚禮護航,每隔數十米就設了一個小亭子,擺些涼茶給路邊觀禮的百姓解暑。
敬云郡王親自騎馬帶著彩禮去楊府接的新娘,不僅是百姓們沒想到,楊家人也沒想到。敬云郡王畢竟是皇親,按禮制只需要在王府中等著楊家把女兒送過去,但他還是親自上門接了新娘。
觀禮的百姓瞧見他親自去接一個個都跟瘋魔了一樣,大贊敬云郡王對王妃情深如許,更有戲班子將此事編成戲文傳唱,直到如今,都城的戲班子中還能點這出戲。
不止是親自去接王妃進門的事得百姓夸贊,之后婚禮的每一個流程都稱得上是一個絕好夫君的典范。王妃從下轎子到進入洞房,只在拜堂的時候腳沾過地,敬云郡王的溫柔體貼在那一日展現得淋漓盡致。
二人婚后人前人后端的都是舉案齊眉、琴瑟和鳴之樣,敬云郡王尊佛法,常住在寺廟中,郡王妃也不惱,總陪著他一塊抄經祈福。
城中常有人瞧見王府的車馬出入寺廟,郡王妃素衣簡餐,同敬云郡王一道聽經拜佛,也是一樁美談。
兩人的日子若是就這樣過下去,必是一場佳話。
可惜的是,前年春天郡王妃因病去世。
那時春節剛過,京中負責皇家儀仗的官員許多都不在,敬云郡王上奏請旨,由皇寺住持攜眾僧在王府中念經超度,至于葬禮其他環節一切從簡。
郡王妃下葬之后,敬云郡王另請了一道旨,前往江夏修佛,再未入過都城。此事當時也是瘋傳,百姓們不清楚,但官場里都傳說敬云郡王是借此逃離紛爭。
“你說敬云郡王真的愛郡王妃嗎?”柏逐昔在聽完這些故事之后,腦子里想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敬云郡王是否真的愛郡王妃。
看起來似乎是愛的,不然他為何要親自去接郡王妃進門。她雖沒成過親,也沒看過什么大人物成婚,卻也知道一些規矩。女子若是高嫁,男方只管在門內等著女方過門便是,普通人家尚且如此,何況郡王這樣的皇親。
但她又覺得敬云郡王對郡王妃的愛刻意了些,或許是眾人流傳的過于美好,她不太敢相信。
了安正好撕完橘子瓣上的白絲,將那一瓣瓣玉似的橘子喂到她嘴里去:“這種事情除了他們自己還能有誰知道。”
她嚼了兩口,囫圇吞下,擺手不讓了安再喂:“酸死了,郡王妃死后沒別的事了嗎?”
“自然有,也算一樁慘事。”
郡王妃下葬之后沒幾日,住在楊府周圍的人家就常聽見楊府中傳出一些尖叫聲,楊府的氣氛也變得詭異。
敬云郡王去過一次楊府,卻是滿身帶傷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