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摶道:“如此甚好,我就要這座華山了,你速速寫來與我。”
匡胤道:“可有紙筆,取來用用?”
陳摶道:“要什么紙筆,你只管找塊石頭,劃在石壁上就行了。”前面峻壁危峰處正好露出一塊巖石,還算平整,陳摶用手指著巖石道:“就寫在那個上面。”
趙匡胤撿起一塊石片,在石壁上劃道:“東京趙匡胤,情愿將華山一座,三百兩紋銀,賣與陳家,永為陳氏之業,無租無稅,恐后無憑,親筆為證。”這真是:
一時義氣,消了無數起煙塵;數行字跡,免了三百年稅租。
◆老祖贈書
趙匡胤只當是兒戲,誰知剛把賣山文契寫完,那石壁上的白道兒,頃刻間變成了黑色字跡,心中疑惑,急忙丟下石塊。回頭再看,兩位老者已經沒了蹤影,就剩下褚元手里拿著一張書柬,在他身后站著。
匡胤問道:“兩位仙師去往何處?”
褚元道:“家師已和西岳仙翁先行離去,師父留下話說‘趙公子寫完之后,可以自行擦去’。”
匡胤當真折了根松枝,走將過去,用松枝盡力擦拭,上面的字跡,如同生了根,怎么擦都擦不掉。
褚元道:“我看,公子也不必如此費心,就留在那兒,做個古跡罷了。”匡胤只好作罷。褚元接著道:“家師留下一柬,讓我轉交給你。”
匡胤接過書柬,只見封皮上寫著:貧道陳摶書奉趙公子足下。柬文是用十分工整的小楷寫的,匡胤展開細細研讀:
“承讓三局,恩賜華山,稅糧不納,貧道心安,愧無所報,妄擬指陳:公子相尊,貴不可言,略俟數秋,龍騰九天,漢畢周替,陳橋興焉,隆興盛世,三百廿年。俚言奉達,伏望詳參。”
匡胤將書柬上的文字,反復讀了幾遍,還是不解其中意。將書柬依樣折好,揣進胸前口袋。笑道:“仙師真乃神仙人物,我一介武夫,輸他三盤,倒被仙師笑話了。”
褚元道:“偶爾輸贏,何足道哉,家師怎敢取笑,公子言過了。”
匡胤搖頭笑道:“看他們來去匆匆,這世上果真有高人,敢問道長,我如何才能下贏家師?”
褚元笑道:“家師說‘當你統領千軍萬馬之時’,就是下贏他老人家之時。”
匡胤聽后哈哈大笑,又問:“道長可知苗廣義否?”
褚元道:“那是我師兄,現在山西潞州,度化有緣。”
看看天色將晚,二人就此告別,褚元提著果籃上山,匡胤牽起赤麒麟,迤邐下山。那刻在華山上的賣山文契,在余暉中閃閃發光,萬古千秋,至今依稀尚在。
后來,趙匡胤陳橋兵變,榮登九五,華山這地兒的錢糧稅款,果真不納分文。
真宗趙恒登基之后,聽聞華山有個陳摶老祖,世外高人,遣使征召,進京供奉,陳摶不應。真宗怒書:“江山盡屬皇朝管,不許荒山老道眠。”
陳摶回話道:“江山原屬皇朝管,賣與荒山老道眠。”還領著使臣看了太祖親筆留下的賣山契。真宗無語,大宋三百二十年間,華山再也沒有被打擾,任由道士們在此高臥悟道。
爛柯真訣妙通神,一局曾經幾度春。
三盤贏下趙天子,華山也曾改姓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