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漢國中,一切想在政治上找出路的人,走的不是科舉,而是選擇當宦官的這條路。到了后期,全國“宦者近二萬人”,當官的基本上全是太監,甚至連狀元都是閹人。
《井觀瑣言》記載:“凡群臣有才能及進士狀頭(即狀元),皆先下蠶室(先閹割),然后得進,亦有自治(閹)以求進者,由是宦者近二萬人。貴顯用事,大抵皆宦者也。”南漢因此被稱為“宦官王國”。
遍布朝廷上上下下的宦官們,支配了整個朝廷,甚至架空了皇帝。
大宦官李托為了進一步得劉鋹寵信,把自己的兩個養女送入后宮。劉鋹以其長女為貴妃,次女為美人,李托因此得到劉鋹的重用。他一人就兼任了特進、開府儀同三司、甘泉宮使、六軍觀軍容使、內中尉、驃騎上將軍、內太師等七種官職。
大宦官甘泉宮使林延遇頗受中宗劉晟重用,《南漢書》載:“專掌國信,高祖賜以大第,稟給甚豐。”
林延遇把持朝政,專橫霸道,濫殺無辜,南漢皇室中的骨肉親族,不少都是死于他的挑撥離間與謀害。劉晟殺死自己十五個弟弟,這一切策劃都出自奸閹林延遇之手。
南漢乾和十四年(955),林延遇病死,《南漢書》載:“國人聞者相與撫掌稱慶”,可見老百姓對他是有多么的痛恨。
林延遇病危時,將龔澄樞推薦給中宗劉晟。此后中宗一再提拔龔澄樞,先后任龍德宮使、王清宮使等。
南漢中宗劉晟屬于歷史上的特立獨行俠,他不但重用宦官,還重用宮女。《十國春秋》載:“盧瓊仙與黃瓊芝,并為女侍中,朝服冠帶,參決政事。”
劉晟每日在宮中與妃嬪們晝夜取樂,朝中政事完全交付盧瓊仙、黃瓊芝兩個女侍中,替他辦理。
明朝崇禎年間,有降乩仙者,自書云:“妾南漢才人盧瓊仙也”。
留詩有云:“身輕不許風中立,腕白愁教月下看。”活著的時候,禍害人還不算,死后,還要顯擺自己當年的妖媚之詞,由此可見一斑。
宦官與宮女都在內朝,彼此溝通交流,時間長了,南漢朝廷就形成了宦官與宮女的內朝、士大夫的外朝,兩大對抗勢力。內朝、外朝彼此水火不容,一直紛爭不斷。
南漢乾和十四年(956),后周世宗柴榮平定江北,劉晟深感恐慌,派人到后周京師朝貢,但被馬楚阻攔,使者過不去,劉晟憂慮萬分。
六月,劉晟在甘泉宮觀天,牛女星間有月食,劉晟查看占星書,覺得不祥,立即將書丟到地下,嘆道:“自古以來有誰能不死嗎!”從此徹夜飲酒縱歌,更加不問政事。
南漢乾和十六年(958),劉晟在城北選定墓址,修建陵墓,并且親自視察。秋,劉晟去世,終年三十九歲,謚號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廟號中宗,陵號昭陵。
長子衛王劉繼興繼位,時年十七歲,還是個孩子。
劉繼興改名劉鋹,改年號為大寶,史稱南漢后主。
◆荒唐的帝三代
南漢高祖劉?臨終時,對南漢國前景擔憂,曾對身邊的顧命大臣說:“奈何吾子孫不肖,后世如鼠入牛角,勢當漸小爾!”意思是說,南漢會像老鼠鉆進牛角,空間會越來越狹窄,勢力會越來越小,一天不如一天!
事實正如劉龔所預料,在他之后的繼任者們,也都是有樣學樣,不立新目標,缺乏新動力,個個奢侈腐化,荒淫無道,寵用宦官,濫施酷刑,嗜殺殘忍,爭權奪利,尸位素餐。
劉鋹繼位時,南漢國勢衰敗,已成為一個空架子。
在南漢統治嶺南的五十四年間,南漢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由是山海間盜賊竟起”,“嶺東皆亂”。高祖劉龔死后不久,就爆發了張遇賢領導的農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