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先生若是有甚計策,自然是好。”
“之前少將軍派到江東之地的親信,我與亞父已然詳細的了解了一番,發覺那公子高如今剛剛在大秦的朝堂上面站穩了腳跟,樹立的威信,便開始推行所謂的新政,不單單是在各個郡縣因為新政之事斬殺了不少人,而且聽聞其在大秦的朝堂上面對于原本秦國的貴族也是毫不手軟,借由著一個所謂諫議大夫之手,已然是斬殺了十數個大秦貴族中人,另有削去官職著不計其數,我等現如今雖不能像匈奴那樣直接攻打進大秦的土地,但就利用那公子高急功近利這一點,便有不少文章可做!”
項羽一聽這話就明白了,敢情張良也知道他們在正面戰場上面基本已經廢了,不會再有像之前在江東的時候那樣的跟嬴高隔著長江對峙的情況出現了,所以張良的計策也是從臺前轉向的幕后,他顯然是想要讓咸陽城中自己發生內訌,從而對嬴高的統治產生影響。
項羽仔細的想了想張良所說的話,心里面也是暗暗的點了點頭,他自己就是楚國的貴族,對于之前七國爭霸的時候各國的貴族在各個國家的內部起到的作用那是相當的了解。
最明顯的便是孟嘗君,信陵君和春申君三人,他們一面是他們所在國家的貴族,一面卻有有著拯救或是毀滅一個國家的實力,這就是戰國時期貴族的一個真實寫照。
在秦國也是如此,可以說秦國的貴族才是秦國崛起的根基,在貴族們的眼里,沒有黔首那是啥都不耽誤的,但是沒了貴族,對不起,你啥事都辦不成。
但是現在嬴高的套路顯然就是要打破這樣的規則,你貴族不是牛掰嗎,那好,我就要整整你,之前朝堂上面不是都是貴族沒有黔首嗎,那好我現在就要把有才學的黔首都安排到朝堂上面去。
這么做嬴高自己可能感受不到什么,反正他們只能選擇聽從自己的安排,但是張良和項羽這樣的人,可是很能發現其中的問題的。
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張良和項羽也是貴族。
張良一聽說這個事兒之后,他心里當然就知道大秦的貴族現在的心里面有多么的憤怒,多么的憋屈,而這,對于張良來說顯然是一個可以利用的事兒。
“先生所言甚是,待得我等回到了之前駐扎之地,便開始著手安排先生所言之事,到時若是能夠讓這大秦的新皇帝死在與大秦貴族的內訌之中,倒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歸宿。”
項羽當然知道現在一旦自己要是被嬴高給抓起來了基本上自己就沒有什么活路了,所以張良能想出來這樣的計策,項羽當然還是十分的支持的,反正也不用他帶兵馬去干什么,讓張良出計劃,然后派人配合配合也就完事了,所以項羽對于這種事并不排斥,一旦要是真的能起到作用,把嬴高給干廢了,何樂而不為呢?
嬴高當然不知道,當自己準備如火如荼的大干一場的時候,一場來此遠方的陰謀正在漸漸的向自己逼近,這一次,張良下了大心思對于嬴高的分析當真是十分的準確的。
雖然嬴高已經是信心滿滿的相信自己已然是把大秦的貴族們都整治的服服帖帖的了,肯定不可能再有人敢于違背自己的詔令了,但是他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更不是這個時代的貴族,他壓根就沒理解上去,他把大秦貴族手里面吃的正香的蛋糕給拿走了會讓大秦的貴族心里面對他有多么的痛恨。
這個時候嬴高所看到的之所以都是一群非常聽話的貴族,那是因為并沒有一根導火索,把他們心里面對于嬴高的怨恨都給引發出發。
而現在,這根導火索已經在送到大秦境內的過程之中了,但是嬴高,卻并沒有像之前那樣先知先覺,有一點他心里想的是對的,那就是張良這個人,他一旦給放跑了的話,以后當真是會給他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的,只不過他不知道麻煩會來的如此之快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