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莫非就不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大秦全新的氣象嗎?”
有生之年,這四個字完全讓蕭何的心里面有有些東西燃燒起來了,這一年,蕭何已然是到了五十歲的年紀,在這個時代,能夠活到這個年歲身體還十分健壯已經是大喜之事了,蕭何自然不敢保證自己還有十年,二十年。
而循序漸進的對大秦進行改變的話,十年之后能有多大的成果,都是蕭何不敢說的,對一個王朝的改變,在原來的蕭何看來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甚至終嬴高一生,可能都不能把大秦改變到他心里面想象的程度。
“君上的意思是?”
“左相可曾看到朕登基這兩載對于大秦的改變?如今大秦境內,不論是貴族的心中還是百姓的心中,對于新政與秦律的改變都已經有了應對能力,此時來上一劑猛藥,一旦成功,便可將大秦的乾坤更改一番!”
“那若是不成功,君上又該當如何?”
“不成功……朕還未曾想過,朕唯一想著的便是,若是遭遇了極大的阻力,我等君臣該當如何勠力同心,將此事做好。”
這是多么大的決心,蕭何自然知道,他雖然在這自己人生的前半段并沒有真的在咸陽城擔任一官半職,甚至于在沛縣也并不是最主要的幾名官吏之一。
但是毫無疑問蕭何是個好學的人,早在自己三十歲之前,那百年通讀了戰國時期各個國家的律法,對于各個國家歷朝歷代的國君也是了然于心。
但是縱觀這數百年,蕭何竟然沒發覺一個人有嬴高這樣的魄力。
如今的大秦,蕭何早已經看的透徹了,不變的話,就依靠著嬴高這數年之間文治武功所取得的成果,便足以支撐個兩三代的帝皇,斷然不會像始皇帝在世的時候那樣,始皇帝到了晚年,那天下不知道多少人盯著他呢,一旦有點毛病,不論是平民還是貴族,那都是要揭竿而起的。
而嬴高,現在雖然用雷霆的手段鎮壓了不少之前手里面有些權柄的貴族,但是卻讓黔首對于他那是異口同聲的稱贊,就沖著這一點,就算是有人想要帶著黔首反,人家黔首也是不會跟著他們反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那些想要嬴高死的人才只剩下了刺殺這一條路可以走,而事實證明,面對刺殺,嬴高也還是有著一套自己的應對手段的。
“既然如此,蕭何便陪同君上,一同將這新的秦律公之于眾,看能否在何尚在人世的時候看到君上對大秦的改造!若是為了大秦的氣象身死,比之碌碌無為,亦是強了不知多少!”
沉默了一會,蕭何終于邁過了自己心里面的那一道坎,他知道,其實嬴高的心里面早就下定了決心了,他蕭何不跟著嬴高去干,自然會有其他人站出來支持嬴高,既然大秦的未來已經牢牢的掌控在了嬴高的手里面了,那么自己自然是不能成為袖手旁觀的人了。
“好!難得左相如此決心,這秦律,便按照左相今日呈上來的一般,無需更改,三日后與新政一同發出!”
見蕭何終于算是下定了決心,嬴高也不含糊,當時就拍板定下了這個事兒。
其實嬴高知道,蕭何之所以心有疑慮,是他不明白嬴高為什么在新政和秦律上面搞了這么大的動作,卻單單只依靠著自己和陸賈,陳平三人。
按照蕭何的想法,至少蒙毅和馮去疾這兩人應當是跑不了的,他們是一定要參與進來的,但是嬴高卻遲遲不將其他人安排進來的,對于這一點,到現在蕭何還是不能理解嬴高到底是什么意思。
蕭何步伐堅定的走出了朝堂之后,嬴高拿起修改后的秦律又細細的看了一遍,之后滿意的點了點頭,再之后,他沖著自己座位后面的微微一笑,說道:“聽了許久,怎地不出來談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