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韓信,項羽和龍且在經過了數日的觀察之后在一個山中的密林里見面了,他們三人將各自觀察到的情況分享了一番得,準備在這一天定下攻打這孔雀王朝都城的最后攻略。
“我等不論是從哪一個方向,但凡是靠近那箭樓,就會被箭樓上的軍士發覺,定會陷入到跟駐守在城外的孔雀王朝軍士的苦戰之中,雖然這些軍士的戰斗力跟我大秦的騎兵相比還是差了不少,但是這樣一戰,怕是我軍會傷亡慘重啊!”
最先發表意見的是龍且,這一路走來,龍且都被項羽放在后面運送糧草和輜重,但是在攻打下來了一個城池之后,糧草和輜重暫時算是有地方放了,而且這一次出兵為了騎兵的機動性,十萬人基本上就帶了十數日的糧食,而且都是不占地方的,這里山清水秀,其實就算是沒有糧食,埋伏河邊或是山腳下的騎兵也不會餓死,倒是給他們解決了一個不小的問題。
龍且這一次帶著三萬人馬,一心想要在這場重要的戰斗中給項羽立下一個大大的功勞。
但是很明顯,在觀察了一番之后,他發現孔雀王朝的軍士雖然訓練的不怎么地,但是這畢竟是人家的都城,正面剛怎么的都是不太行的,所以龍且也只是將自己觀察到的情況說了一番,并沒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韓信和項羽相互之間對視了一下,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團火焰,要是一直都像是之前那樣沒啥挑戰性的戰斗的話,項羽都有點后悔自己親自率軍前來了,而現在,孔雀王朝的都城這個課題已經擺在了項羽的面前,他必須要在這一戰中不但和韓信配合好,還要證明自己,這才是他真正想要參與進來的戰斗。
“單于,這都城不比之前的城池,根據我派出的斥候回報,在一個軍營之中,竟然有著數百頭的大象,一旦我等的騎兵被這些大象沖擊開來,損傷定不會小了,估計也正是因為這些大象,孔雀王朝的都城才會如此穩如泰山。”
韓信駐扎的地方距離豢養大象的兵營并不遠,所以他將孔雀王朝大象的情況摸得十分的清楚,在韓信看來,大象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他們的十萬騎兵沖擊起來,對面就算有二十萬步卒他們都是不怕的,但是對面要是來了五百個大象,那情況可就不太妙了。
人家孔雀王朝的人既然敢于豢養大象,那肯定就是有讓大象聽話的辦法的,在沒弄明白這件事之前,韓信認為是萬萬不能輕易的讓十萬大軍和敵人對戰的,要不然一旦他們的大象十分的聽話,這個事兒可就不好辦了。
作為這一隊人馬的主將,項羽知道,這個頭肯定還是要自己來開的,之前韓信并沒有說出什么方法來,那肯定就是為了讓自己先說,大有不想搶了自己的風頭的架勢。
算了算時間,項羽知道自己帶著匈奴的這八萬人馬到了孔雀王朝的地界上也已經有兩個多月,在一場這樣打規模的戰爭中,兩個多月自然算不上是多么長久的時間,但是項羽知道他應該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孔雀王朝的都城,因為他還要回去對自己統治下的匈奴進行一系列的改造。
“這孔雀王朝和中原不同,雖城墻高聳,斥候密集,但想來城中不會有多少守軍,他們的守軍幾乎全部都在城外,故而我軍想要拿下這個城池,就必須要先行擊潰城外數個兵營中的守軍,當然,也包括那些孔雀王朝之人豢養的大象,只不過這大象的存在,對于我等而言也未必就完全是壞處……”
說到大象,項羽的眼中散發出了一些不一樣的光彩,這倒是讓韓信也眼前一亮,他可沒聽項羽之前說過要如何利用這些大象,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壓根就不知道如何控制這些個大象,更不知道對方是如何控制這些大象的。
按照之前項羽和韓信的商議,的確是先不能捉摸如何攻城,而是要先將城外一個個的兵營擊破,之前他們倆一致認為他們應該集中優勢兵力,對那些兵營進行各個擊潰。
但是通過這幾天的觀察,他們都發現了這個計策說出去倒是十分的簡單,但是做起來可就難了,孔雀王朝都城之外一共有六個兵營,其中五個都是清一色的步兵,還有一個大概有不到一千頭的大象和不到一萬騎兵,也就算得上是孔雀王朝的騎兵兵營了吧,只不過他們的騎兵之所以存在,很明顯就是為了配合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