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韓信顯然是準確的把握住了嬴高的想法,要是沒有他直接到了項羽的城下,當然也就沒有這一系列輕松利索的操作了。
按照韓信原本的計謀,他是一定不可能一下子燒沒了白虎王朝的五六萬人馬的,雖然也能把他們給消滅的差不多,但是肯定是不可能這么輕松的就是了。
但是韓信這么做也還是有一定的風險的,萬一嬴高的心里面是不認可項羽并且不想和匈奴保持良好的關系,那么他這么做可就算是觸動了嬴高的逆鱗了,但是韓信還是這么做了,而且成功了,這一成功,給大秦和匈奴的發展就又奠定了一個不錯的基調。
其實嬴高一直保持著和匈奴良好的關系也并不是他自己愿意的,有這么一個勢力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對于任何一個帝皇來說都不是什么好事兒,但是嬴高卻不得不這樣做,其中的緣由只有他自己知道,而且他認為至少現如今還不是把這個事兒告知韓信他們的時候。
而與此同時,在和大秦距離遙遠的那個神秘的王朝之中,孔雀王朝地界上發生的大事兒又一次傳遞到了這個君主的耳朵里。
“哦?大秦發兵三萬,幾乎兵不血刃的滅了一個不到十萬軍士的王朝,之后將土地贈給另外一個小國便回去了?”
這位神秘的君主聽了這件事之后雙眼微微的瞇了起來,手指有節奏的敲擊著自己面前的桌案,跟他匯報的官吏知道,這是他在認真的思考問題,要是這個時候自己打斷他的話,自己的好日子估摸著就到頭了。
良久之后,這位君主忽然之間大笑了幾聲,之后幽幽的說道:“據傳聞這位大秦的皇帝還遠遠不到三十歲,但我看來,這個家伙的智謀怕是不下于一個五十歲的陰謀家。”
“君上此話怎講?”這倒也不是這個官吏故意捧著自己的君上說話,而是他的的確確不太明白攻打了一個規模不大王朝能說明什么陰謀,他心說這不就是大秦在炫耀自己的武力嗎?三萬人馬就能拿下一個十萬人規模的王朝,以后孔雀王朝周邊這些勢力當然也就只能老老實實的了,這難道還有什么別的目的嗎?
“這一場戰爭看似是大秦在炫耀他們的武力,威懾周邊的王朝,但是就算他們不去威懾,這些王朝也斷然不敢去打孔雀王朝的主意,所以,他們一定是還有別的目的,孔雀王朝周邊的天,怕是安寧不了多長時間了,塞琉,怕是也無法將他們這一二百年創造的輝煌延續下去了,那邊的天,要變色了。”
“君上的意思是說,這個大秦要對孔雀王朝周邊的勢力動手了?”
“不錯,之前他們對于孔雀王朝周邊的勢力全部都是十分的不了解,縱然發兵也能夠橫掃他們,但是大秦的損失也不會少,但是經過了這一戰,情況可就不一樣了,他們在那里安插了一個釘子,雖然現在作用還不明顯,但是用不了一年的時間,孔雀王朝周邊的那些個王朝對于大秦再無秘密可言,到了那個時候幾乎都不用浪費兵力,就可以橫掃之!”
“啊?那我們如何能看著這大秦如此做大,不如發兵孔雀王朝,趁著他們在孔雀王朝上的兵力不多,將其拿下!”
這官吏顯然也是個好戰之人,一聽自己的君主都這么說,眼里閃過了一絲的血紅,心說說那些有什么用,直接干了他們不就得了?
但是和他之前預料的一樣,他的君主沖著他微微的擺了擺手,之后的說道:“大秦之所以能夠牢牢的把持著孔雀王朝,我猜測是因為他們的領土距離孔雀王朝十分的近,甚至能夠直接到達,而我們不同,就算是一鼓作氣拿下了孔雀王朝,損失也是十分的慘重,到時候人家從自己的境內再調集大量的人馬,孔雀王朝還是人家大秦的,我們再想出兵可就難了,更何況那大秦的身邊還有一個匈奴,匈奴這個王朝,沒別的,只有騎兵,但是就是這騎兵,就是一般人不敢招惹的,我們只管按照原計劃萬完成我們的大業,和大秦交戰,那是早晚的事兒,我們要占盡天時地利,不可倉促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