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情況下,縱然塞琉人的單兵作戰能力相當的不錯,但是他們卻也難以招架,兩次傷亡慘重的戰爭,塞琉人都是因為面對的是大秦的戰陣。
這戰陣之說,項羽知道當初自己和韓信進攻孔雀王朝的時候還是沒有的,而現在雖然也已經過了兩年了,但是大秦竟然在這么短短的時間之內就掌握了這么厲害的手段,當真不是一般勢力所能夠達到的。
項羽知道,要是真的如同他麾下的將領所說的那樣的話,那么自己的騎兵要是對上了大秦的騎兵的話肯定也是和他們一樣的情況。
大秦騎兵的能耐大幅度的提升讓項羽感受到了一絲深深的不安,他不知道大秦軍隊的能耐在經歷了大幅度的提升之后是不是還需要他們這樣的盟友了,要是現在大秦真的不需要匈奴的配合了的話,那真的是一回頭那三十萬的大軍就能把匈奴給滅了。
這樣的想法并沒有在項羽的腦袋里面存在太久,他派出去的人又帶回來了一個消息,一隊足足十萬人之數的人馬到了塞琉的地界上,但是很快就又被大秦的騎兵給擊退了。
哪里還有能出這么多人馬的勢力,項羽倒是一時間沒怎么想到,但是大秦現在有了新的敵人倒是項羽能看出來的,還沒等項羽想明白這是咋回事呢,嬴高的書信已經先到了項羽的城中了。
嬴高在書信中說的明白,塞琉現在大秦基本上已經算是控制住了,塞琉的君主安條克三世也已經被他給囚禁在大秦的咸陽城里面了,但是在攻下了塞琉之后,嬴高發現遠方還有比塞琉更加強悍了不知道多少的敵人。
所以嬴高告知項羽,讓他隨時做好準備,并說韓信會在合適的時候和他聯系,而且在這樣的情況下,嬴高也并沒有要求他準備多少的人馬,只是讓他準備十萬匈奴最精銳的兵馬就行了。
嬴高親自寫了書信了,項羽自然是不敢怠慢的,而且十萬人馬對于項羽來說并不是十分的困難,只不過項羽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嬴高在塞琉之外面對的是什么樣的敵人十分的好奇,他要是出兵十萬的話,加上韓信和蒙恬在那里的三十萬人馬,那可就是接近四十萬的人馬,項羽還從來不知道什么樣的敵人能耗費那么多的人馬。
而現在,韓信親自來了,項羽的疑惑自然也就要被解開了。
韓信之所以親自過來了,是因為他和蒙恬覺得要是真的是羅馬人過來進攻塞琉的話,那么以羅馬人對于大秦的那么一丁點的了解,他們是一定不會知道大秦和腓力五世結盟的事兒的,也一定不會知道,大秦還有匈奴這個強有力的對手的。
按照嬴高的要求,這一次和羅馬人的戰爭肯定是不能藏拙的了,換句話說,打羅馬人,那就得是有多大勁是多大勁,所以韓信過來,說白了就是要征用項羽的這十萬騎兵了。
和項羽的結盟給腓力五世是不一樣的,腓力五世本身也是把羅馬看做他主要的敵人,現在有一個勢力主動想要和羅馬為敵,于情于理腓力五世都是想要幫一把的,幫了別人就是對自己好,所以腓力五世接受嬴高結盟的建議是不需要任何額外的動力的,他也不會屑于管大秦這個他眼里面的小老弟要什么好處。
但是項羽就不一樣了,項羽相當于是依附于大秦的存在,而且現在他已經明顯的看出來自己是不如大秦的,差距更是已經被越拉越遠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誰是項羽,任務都是最大限度的保存自身的實力,要是有啥事兒的話盡可能的讓大秦的軍隊頂在前面。
你想用人家的十萬精兵,而且還是面對這么強悍的敵人,那么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都是要給人家表示表示的,不然也不符合嬴高一貫的作風不是?
韓信是帶著任務來的,但是到了之后的第一件事,卻是一連著被項羽問了不知道多少個問題,直接就把羅馬和馬其頓的老底都告訴了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