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時間,對于羅馬執政官這樣的用兵老手來說已經足夠將從馬其頓到塞琉之地出兵所需要的軍士和糧草都準備好了。
這一次,羅馬人的信心更加的足了,因為他們發現已經投靠了大秦的馬其頓人竟然戰斗力和之前相比還差了不知道多少,這顯然也就說明了大秦人好像并沒有之前傳說中那么厲害。
三日后,羅馬騎兵發兵塞琉,只留下了少部分的人馬在馬其頓占領的城池之中整肅,顯然的想要畢其功于一役。
“你且來說說,這一次大秦人會用什么辦法守城?要是之前的情報沒有什么錯誤的地方的話,這城中的大秦兵馬應當是并不比我們這一次前來的人馬少多少,要是真的大秦人在和我們的戰爭之中處于下風的話,他們的盟友匈奴騎兵也是會參與到戰爭中來的,如此看,在數量上來看我們反倒是處于了劣勢了。”
因為馬其頓的領土和塞琉還是稍微有一段距離的,所以剛一出發的時候,羅馬的執政官就開始詢問趙虎,畢竟這一次面對的是趙虎的老東家大秦的軍士,趙虎多多少少還是應該了解一些的。
“按照大秦人以往的情況,開始的時候他們肯定是不會求助于匈奴騎兵的,除非等到他們感覺自己已經不能抵抗我們羅馬的大軍了的時候匈奴的援軍才會到達,這一點還請君上寬心,匈奴人雖然號稱戰斗力還算可以,但是他們連大秦的騎兵都打不過,要是真的跟羅馬的騎兵面對上了,拿下他們也是不在話下的,再者說,匈奴人善于進攻而不善于防守,我們這一次正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聽了趙虎的這一番分析之后,羅馬執政官的信心更加的足了,仿佛自己這一次塞琉之行已經是十分的穩當了一樣,原來自己還怕在馬其頓的領土上損失了不少人到塞琉的時候士氣可能會出現一點點的問題,但是現在看這些擔心完全就是多余的,對于目前的他來說,那還真的是生活處處有驚喜。
這樣的驚喜只持續了三天,當第三天他們按照自己的計劃到達了塞琉首當其沖的城池之外三十里的時候,他們一下子就明白了大秦人的戰術。
羅馬人的斥候回報,大秦的城外十里之內都是斥候,并沒有什么兵馬在等候著跟他們正面廝殺,顯然人家的戰士全部都龜縮在城池之中,一點都沒有出來的意思。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這樣的陣勢可并不是說明大秦人就怕了羅馬人了,而是向羅馬執政官表明了大秦人的一種策略。
其實本來按照他們的構想,之前羅馬騎兵剛剛算是敗在了大秦騎兵的麾下并沒有多長時間,基本上就是一個羅馬騎兵被大秦騎兵被打跑了的結果,所以現在對于大秦人來說不過就是之前的手下敗將現在又來了的戲碼。
所以用正常的眼光看待這件事的話,大秦騎兵肯定是會出城再給他一個教訓啊,這就是換做羅馬人是現在守在塞琉的幾座城中的將士,他們也是會那么去做的啊。
但是大秦騎兵恰恰就沒有這樣做,這讓羅馬人十分的不舒服,因為這樣一來他們這些騎兵就得強攻一座座的城池了,而對于騎兵來說,強攻是最難受的一種進攻方式了。
“大秦人此番竟然都不敢和我們正面相對,我當真是錯看了這么對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