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信洋洋灑灑數百字,每個字都如珠璣,綻放出璀璨明光,這乃是寫信之人在寫信過程中灌注了自己的精氣神和強烈的情感,才能出現的異象,且此種異象無法為凡人所察覺,只有精神力強大到了一定程度,方能感知。
“說得很有道理,我雖然很強,但仍舊不是無敵的,仍有劫數,而且劫數只會越來越多。”王軒自言自語道。
自己機緣巧合之下獲得玉碟,從中學到《渡劫不滅體》,而這門法訣的本質就是“渡劫”,只有渡過劫難,才會更加強大。
信中所說的人劫大禍,有可能是遭遇難以想象的強者圍攻或者是獸王圍攻,不然單對單,很難有人可以重傷王軒的先天之軀。
除此之外,所謂的天雷轟頂,乃是指應劫之人走到路上,引起磁場變化,突然降下雷擊,這樣的例子在古代和近代有很多。
最常見的就是做了傷天害理的事要遭天打雷劈,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冥冥之中自有天道,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王軒想起了讀書時曾看過的一則報道:曾有俄羅斯一伙劫匪破入教堂搶劫,并打碎耶穌雕像,燒毀圣經。神職人員大聲疾呼請你們不要這么做,主在看著你們。
劫匪不僅不停手,更加變本加厲的破壞教堂,并破口大罵說有本事你讓你們的主來找我們!
劫匪破壞完教堂后,警方正與他們展開追逐,劫匪駕車逃逸途中忽然遭雷劈,連人帶車劈碎,無人生還!
殊不知,古往今來,雷殛惡人的事例屢見不鮮,古書中多有記載,不可勝數,只是人們都很少讀古書,所以不了解罷了。即使讀了,也不予相信,認為是古人杜撰出來用來勸善懲惡的。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了一個事例:乾隆戊辰年,河間縣西門外橋上,天雷震死一人,端跪不倒,手舉一紙包,未遭雷火觸及,打開一看乃是砒霜。眾人不解其中緣由,不久此人的妻子聽說后急忙趕來,見到此人也不哭,她說:“早就知道會有此事,現在后悔也晚了。他經常打罵老母親,昨天忽然萌生歹念,想買砒霜毒死老母親,我哭著勸了一晚,他也不聽。”此不孝子想用砒霜毒死老母親,罪大惡極,天理不容,所以遭到天譴。此事時間、地點、人物都記載很詳細,絕非杜撰。
唐湘清居士所撰《因果報應錄》中也記載了一件事例,與此事有相似之處:據聶云臺老居士(民國時期上海企業家,樂善好施)講,有個叫謝祥巖的人在上海一個外國人家中做廚師,一家五口。其妻蔣氏,性情樸實,孝順婆婆,常織布補貼家用。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可是謝祥巖卻在外面勾搭上了別的女人,要娶姘婦為正妻,想與蔣氏離婚,他的母親不允許。
謝祥巖就與嬸母商議,設計謀殺蔣氏,在戊辰年五月十二日晚上,將毒藥投放在桂圓湯里給蔣氏吃。
忽然間天起黑云,風雨大作,霹靂一聲,謝祥巖與嬸母,都遭天雷打死。謝祥巖的腿部都被打裂,嬸母的頭面被劈去一半。謝祥巖犯下邪淫罪惡,又謀殺正妻,被雷擊死。
由此可見,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之報,絲毫不爽,世人能不知所畏懼嗎?
《道經》言:“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
但王軒本身并不是惡人,也未做惡事,為什么總舵主信中說他會遭遇五雷轟頂的劫難呢?
其實,這跟他的修為和境界有關。
天地萬物,莫不以順為賤,以逆為貴。故道家仙道有云:順出生人,逆回成仙,有順必有逆,此乃天道。
而王軒想要逆行成仙,就需要經歷無窮的劫難,他體內血氣太過龐大,導致自身磁場太盛,極易引來天雷轟頂。
王軒自己也知道,自己體內的氣息無比旺盛,磁場逸散出去,影響了周圍的環境,就會導致天氣突然變化,從而引起天雷轟擊,躲都躲不掉。
這也是強大者的忌憚。
弱者畏人,當權者忌鬼神,強者懼天。
“同道中人,相互扶持,漫漫長路上必不孤單,這事情我倒是承認了,走吧。”王軒把這封信收起來,這次來洪門巴黎分舵乃是隨意而行,雖然沒有遇到“總舵主”,卻也不虛此行,見字如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