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才正色道:“若我先出劍,只怕你連還招的機會都沒有,我讓你使完十劍,十劍之內,我絕不還手。”
聽風勃然變色,尋思:“此人難道果真是隱藏的絕世劍道高手,否則怎么會如此大言不慚?”但自己腦海中始終想不出武林中有此等人物。
沈充此時似已想到,問道:“爺爺,難道他是……”沈清鴻搖了搖頭,道:“充兒仔細觀看,受益無窮。”
聽風冷冷道:“貧道倒要看看你怎么接我十招,看招!”手腕一抖,一劍平平刺出。他惱怒孫秀才屢次出言不遜,已起了殺心,上來便使出了殺招。聽風道人當年無意中習得這劍法,本叫三才劍,他嫌名字不夠風雅,故此改名為聽風撫柳式。劍招也改名為微風細雨、風卷殘云、風起云涌、風云再起、曉風殘月等等,自覺十分得意。這劍法倒真有其厲害可取之處,一來變化繁復,雖然只有區區十八招,但每一招又能衍生變化出八招。聽風又在原來劍法基礎上,自創了三招。二來這劍招攻防俱佳,于防御中蓄力攻擊,進攻中隱含防御。起手這一劍名叫風卷殘云,氣勢當真非同小可,剎那間劍尖已直抵孫秀才咽喉。
孫秀才微微一笑,也沒見他如何閃避,只身子一晃,聽風一劍刺空。聽風變招奇快無比,手腕一擰,一招風云再起,寶劍劃出一個圓弧,竟將孫秀才全身都籠罩在劍光之下。
孫秀才身形微動,原地向右跨出半步避過。聽風又再變招,他出招快,孫秀才閃避更快。到得后來,聽風劍招未發,孫秀才卻早已踏準了方位。轉眼十招已至,這削鐵如泥的寶劍連孫秀才半根汗毛都沒傷到。
孫秀才長劍一橫,道:“大丈夫言出必行,我要出劍了。”聽風心道:“這秀才不知哪里學來的古怪步法,竟能如此巧妙地躲過我的十連擊,說不定他此前見識過我這聽風撫柳式。只不過步法巧妙而已,想必徒有其表,并無真實功夫,且看他劍法如何。”
孫秀才輕舒猿臂,長劍斜刺里刺出。這一劍歪歪斜斜,毫無章法可言。聽風差點忍不住笑出聲來。哪知這看似亂七八糟的一劍突然間竟已到了他眼前,而且根本無法預判這一劍攻擊的方向和部位。聽
(本章未完,請翻頁)
風百忙中連退三步,才狼狽避過。
誰知秀才長劍如影隨形,又如同手臂陡然間長長了三尺,長劍化作三點寒星,又從意想不到的三個方位刺來。聽風想躲避已然不及,急忙寶劍斜撩,意在以利刃斷敵長劍,雖勝之不武但總好過被秀才長劍刺三個窟窿。
哪知突覺眼前一花,也不知孫秀才轉到了哪里,只覺后背劍氣逼人,孫秀才卻已到了他身后,長劍劍尖已抵住他后心,只需輕輕一送,便能要了他命。
聽風面如死灰,將寶劍拋在地上,閉上了眼睛。孫秀才長劍回撤,道:“我只要你們放了兩位姑娘,又不是要你的命。”聽風張開雙眼,突然轉身躬身道:“閣下劍法之高,身法之妙,世所罕見,當世若論劍法,只怕無人能比,聽風輸得心服口服,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孫秀才笑道:“天下第一實不敢當,天下第二倒是馬馬虎虎、心安理得。”說罷哈哈大笑,將長劍交還李羽坤,竟頭也不回出了觀門揚長而去,遠遠有聲音傳來:“端木天王也是武林中成名已久的人物,諒也不會食言而肥。”
李羽坤癡癡地站在那里,回想方才孫秀才的劍招,輕聲道:“世間竟有如此之快的劍法?”頓了頓又道:“還請端木天王放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