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羽坤站起身來,牽過健馬,飛身上鞍,在馬屁股上輕輕一拍,那馬緩緩而行,出了林子,上了山道,撒開四蹄,飛奔向北而去。
一路無事,不知不覺這一日到了江城。李羽坤有一好友名喚袁路,系江城江夏人士,在當地頗有俠名。想來已多年未見,今日途經,極想上門拜訪。但轉念一想,事關重大,不便耽擱,便只找了家酒樓吃飽喝足后,復又上路
李羽坤沿著官道出了湖北一路向北,進入河南界內。那馬腳力極佳,從湘西一路奔來,竟不知疲倦。不一日便到了少室山腳下。想起少年時在此地的種種經歷,不覺熱淚盈眶,心道:“數年不見師父,想不到今日回來,卻是向他求救,打擾他老人家清修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李羽坤拍了拍馬背,笑道:“馬兄弟啊,你載我一路疾奔,真是難為你了。你先在此處歇息,飽餐一頓,我獨自上山去了。”那馬似乎聽懂了他的說話,嘶鳴了幾聲,踱步走開吃草去了。
李羽坤辨明方向,沿著石道快步上山,走了約莫一頓飯功夫,迎面來了一小沙彌,年紀不過十五六歲,圓臉大耳,甚是健碩。小沙彌見著李羽坤,雙手合十,躬身道:“施主行色匆匆,不知去往何處?”
李羽坤抱拳還禮,柔聲道:“小師傅如何稱呼?請問方丈大師可在寺中?”
小沙彌見他一身正氣,彬彬有禮,頓生好感,微笑道:“小僧圓慧,奉師父之命下山辦事。方丈師叔祖閉門靜修,常年未踏出寺門,此刻當在寺中。”李羽坤心道:“原來是了因大師的徒孫。”
忽聽一人大聲道:“圓慧,師父差你辦事,你卻在這里和生人啰嗦。他上來就問方丈師叔祖之事,多半不是什么好人。哼!”另一人附和道:“圓通師兄所言極是,你還不趕緊下山去,此人交由我們便是!”
只見兩名手持木棍的灰衣青年僧人自旁而來。兩僧長相極為相似,都是長臉大耳,身形敏捷,倒似一對雙胞胎。圓慧急忙行禮,道:“原來是圓通、圓清兩位師兄。今日是兩位師兄當值嗎?”一僧道:“那是自然!還不快去,啰嗦什么!”圓慧連聲稱是,轉身疾奔而去。
兩僧手中木棍齊刷刷往地上一杵,齊聲喝問:“來者何人?還不報上名來!”他二人舉止說話竟也別無二致。
李羽坤又好氣又好笑,道:“兩位小師傅不必動怒,我是好人。”
一僧道:“師傅便是師傅,何必加個小字?”另一僧道:“快說,你來少林寺到底意欲何為?是不是玄天門派來的奸細?”
李羽坤心頭一凜,心道:“此話倒也不假。除了問劍山莊,少林寺應當是玄天門又一大目標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