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方言的離開,并沒有讓整個長安的討論消停。
關于他的事跡很快就傳到了東宮。
雖然李世民明令不可提及,但有一些人卻是可以通過非正常的渠道得知。
東宮之中,太子李承乾手中把玩著一把扇子。
他動作竟然有些些的妖嬈,是的,此人在未來受到刺激之后,確實有斷背小受之嫌,因此動作上面,在此時就有顯現。
在他面前是一個老太監,在說著什么。
“你說什么?長安出了一個叫方言的小子,以一人之力竟然放倒長孫無忌與程知節與尉遲敬德三人?那么,他武力得有多高啊?”
“是,不止于此,他還是搶走長樂公主的人!實在是膽大得很!”
“那現在人怎么樣?被父皇給殺了嗎?”
“并沒有,他昨天晚上就住在齊國公家中,所以躲過一劫!今天早上與公主殿下兩人全身而退!”
“嗯?有意思!有意思!想不到此人有勇有謀!”
李承乾思考著,嘴上不斷重復著一句話。
“還有一件事!”
“什么事?”
“長樂公主因他被貶為民!”
“什么!”
李承乾十分震驚。
老太監不說話了。
而他喃喃道:“孤早就和父皇說過,長孫沖那家伙不靠譜,可是父皇卻是一直想要將麗質嫁給他,現在倒好,出事了!弄得雙方都不好了,不過那家伙真的讓我十分有興趣!”
李承乾的興趣,也不知道是哪方面的興趣。
但至少對于方言來說,這可能是好事。
隨后問:“那他們去了哪里?”
“他們出了齊國公府后,似乎往著務本坊而去!”
“務本坊嗎?那里是國子監之所在,他們往那里干什么?”
李承乾沉思著,接著又道:
“這個叫方言的是一個人才,如能為我所用,那么誰敢不服我?那么……那么我太子之位將永固!”
看這情況,已不止于一人對方言有想法。
從他的種種表現來看,他文武雙全,這種人才不可多得啊。
他又問:“對了,查清那人的身份如何?”
“我們查了,他在長安城中居無定所,昨天才入長安城的,應該是為流民!亦是沒有收入!至于來自何處,這個還在調查之中。”
出了這種事,方言一定會被查得一清二楚的,但是無論朝廷力量多大,對于方言這人,可真查不出個所以然來。
方言在長安城中一千年,但過的都是同一天,所以大家都以為他只有一天時間。
“這樣嗎?現在麗質被貶,身無分文,如果可以的話……對了……讓人去通知高士廉,若是麗質前去投奔,定要將她留下來,還要通知我!我要會會那人!或許有可能讓他投入我的麾下!”
“但若是陛下那里不肯?”
“父皇那里不必你關心,你只要做好你的事就好!”
“是!”
……
而在大安宮中,有一老者看著天發呆。
說到大安宮始建于武德五年,本是李淵為秦王李世民別建。
不想,在李淵退位三年后成了自己的寢宮。
老者便是深居于宮中的李淵,他亦是收到了關于方言的消息。
他道:“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沒有想到現在年輕人如此敢作敢當,羞辱了長孫無忌!還將程知節打翻在地,還能從世民手中逃脫,其勇武與謀略真令人敬佩!”
這便是李淵對于方言的評價。
隨后又說道:“此子,與寡人當年的得力干將殷開山有些相似,如能為寡人所用,寡人也不必如此窩囊了!”
殷開山本是李淵得力干將,而在武德五年隨軍討伐劉黑闥,途中因病去世。
失此大將,李淵十分惋惜。
如果他還在的話,或許,李世民就沒能那么快逼自己退位。
自玄武門之后,李淵就退位讓與李世民。
可以說退位之后的他,十分郁悶。
沒有了權力,在別人口中,雖然自己貴為太上皇,但沒有實權,大家僅是嘴上叫著太上皇,心里卻是充滿了不屑。
他只能通過不斷的納妃,醉生夢死,不斷地給李世民生弟弟妹妹,以排解自己內心的郁悶。
現在,方言的出現,似乎給了他翻身的機會。
他將方言當成了第二個殷開山!
“吩咐下去,密切注意此人動向,如若需要,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