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安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
姬姓,項氏,名諾,字安,秦末下相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西楚霸王項羽之弟。是秦末至楚漢爭霸時期有名的起義軍領袖,北楚王。
他是歷史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書法家,華夏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公認歷史最強的武將之一。
項安的評價,是毀譽參半的。
在正面的記載以外,相傳他殘忍暴虐,和兄長項羽一起屠殺燒干凈了咸陽城,殺死了秦王子嬰。
除了正史記載,項安在民間的傳聞也頗多。
他是所有行事泰山封禪的人中,唯一一位不是皇帝的,因此出現了項安“不做人皇做鬼皇”的說法,相傳他死在定剅原之后,靈魂回到了泰山,成為了一方鬼王,令人稱道的是,項安的死期農歷七月十五,正好是中元節。
人們在泰山修筑了他的廟宇,將他奉為東岳大帝,泰山府君,為他燒香祈福,后來在唐宋時期,因為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融合,項安又被記載成了審判罪惡的閻羅王,因此又有“北楚閻王”的叫法。
他毫無疑問是最具魅力和最受推崇的古代領袖之一,甚至于它的坐騎大浪湍馳馬,也有著浪漫而美好的傳說。
而在兩千年之后,隨著人口普查的開始,一家世代生活在深山中的嬴姓家族的出現,也為項安,洗白了些許的名聲。
當然,如果他知道的話,想必,不會在意這么多的吧。
他是浪中的駿驥,從歷史之奔騰而過。
前202年八月。
劉季在長安稱帝,史稱這個王朝為西漢。
而在成為皇帝之后,五十四歲的劉季,給自己改了個名字。
劉邦。
這確實是一個太平盛世,作為最后的勝者,劉邦給了這個中原,最開始的和平。
他坐在長安宮的龍椅,遙想當年那個“嗟乎,大丈夫當如是也”的自己,不由得有些感嘆。
項羽和項安,是他最大的絆腳石,也是最好的對手,他作為最后的勝者,會將這對可敬的兄弟的名字,記載下去,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波瀾壯闊的人生。
在項安死后,他把項安的殘軀帶到了黃河中,讓項安的遺骸如愿以償的漂流向了遠方。而劉邦在后來清點戰利品的時候,發現了項安寫的懷歸賦。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懷歸賦成為了劉邦的珍藏,并在兩千年后被發掘了出來,作為項安唯一殘存著的遺物,收藏到了博物館中。
而項安的另一篇遺作定剅歌則是和項羽的垓下歌一起,被綿延傳唱了兩千年。
兩千年后,在碭山縣,考古學家出土了一塊石碑,以及在石碑下的棺槨。
石碑刻著的內容是“北楚柱國,官居太尉,定北大將軍梓娟。”以及“瑯琊女公,巾幗千古”。
后經過考證,棺槨內的應該就是那位歷史第二位有據可靠真實存在的女將軍,北楚王項安的妹妹梓娟,以及梓娟的愛馬棗驥。
這位女將軍和她的愛馬被請回了臨淄,保存在了以項安和北楚文化為主的博物館中。
歷史會記得。
有一位大將軍,有一位北楚王。
他手托大鈹,背負長弓,腰跨長劍,騎在駿馬大浪湍馳的后背。
他在時間的彼岸,蔫然回首,發出了爽朗的笑聲。
然后灑脫的轉過身,孤身遠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