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全卡薩星系三百多顆行政星球,大概有百分之九以上的高級行政官員出自第一星空學院,大概有百分之十三以上的高級軍事將領出自第一星空學院,這是非常恐怖的比例,可以這么說,如果第一星空學院要組織校友會,整個星系的運轉非要癱瘓不可。
第一星空學院的積分制管理是非常出名的,教學組織高效簡捷。
對于大一的新生來說,學院安排上午以戰組為單位在各自教室上公共課。而下午去各自的系別上專業課。
上專業課時,該專業的學員會在大教室,或者大操場上課。
拿紫七舉例,每天上午需要在493組教室上公共課,學一些星戰基礎、元能基礎、機甲基礎等公共基礎知識。而下午,紫七就要到元紋系去上專業課。這時全院大一新生共計500戰組的元紋系學員共計500人就要匯集到元紋系的大教室里,一起上專業課。
“……隨著元能的逐步發展,元紋得到廣泛的應用,就像是干電池的導電體,元紋就是元能卡、元能機甲、元能星艦的導電體。如果沒有元紋,那么元能機甲、元能星艦根本無法正常運作。元能卡,是本星紀最偉大的發明,因為元能卡的發明,元能才逐步取代電能、核能、原子能,登上歷史舞臺。一張身份卡大小的元能卡,提供的能量能夠支持一輛懸浮車不停的開上九年。”講臺上一個七十多歲的白頭發男性導師娓娓道來。
紫七在大教室里聽的興致盎然,前期他照葫蘆畫瓢制作出了一張一級元能卡,因此對元能卡感觸很深。況且他還需要大量的元能卡來支持他修復空明星,有必須學好元紋專業的無窮動力。
前期他能夠獨立摸索制作出一級元能卡,確實是費了很大的功夫,他也深刻認識到自己基礎理論的不足,因此他認真記著筆記,不時對照自己的經驗揣摩。
白頭發男性導師是羅頓導師,中級元紋師。
能夠獨立刻繪二級元能卡,是中級元紋師的最主要標志。
這時他說:“同學們,下面我們來親自動手刻繪一組元紋,這組元紋叫做脈沖紋路,是一級元能卡的一部分,作用是脈沖連通。大家拿起桌面上的元紋刻刀,運用元能在刻繪練習板上刻繪。這種練習板,仿制了真正元能空白卡的大小和阻力,并且具備五分鐘自恢復作用,可反復使用,現在,大家跟著我來一起練習。”
紫七拿起桌上的元能刻刀,把一張練習板放到自己面前,這張練習板像是個身份卡大小,和真正的元能卡大小尺寸,甚至顏色都一模一樣。每名同學桌上放著兩張練習板,方便一會兒反復練習,畢竟刻繪好一張,需要五分鐘自恢復到空白卡。
羅頓導師說道:“大家跟著我刻繪,這很簡單,就是一個直線一條拋物曲線再加上一組正玄線,不過大家對刻紋的深度要把握準確。
元能卡不能機械化自動化生產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機器無法給元紋提供元能。
只有人體動植物體可以元能輸出,其他任何機器都不能替代,因為機器沒有細胞,所以沒有細胞分解裂變能力,所以沒有元能。
第二條原因就是元能曲線不是順滑的,而是根據自身的元能屬性變化的……”
紫七細心的刻繪,以前他從來沒有使用過練習板,現在他感覺這練習板太好用了,阻力和真正的元能空白板一樣,而且還有五分鐘自恢復。
也就是說,刻繪完按下背面的一個按鈕,五分鐘后,這張板就會恢復成一張從未刻繪過的練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