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重要的是,很多學子都知道,這趟不中,只怕他們當中的絕大部分人,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了,因為不是要跟著家里人去逃荒,就得設法找個事情做,這種大災之年,哪里還有機會繼續專心致志的讀書?
韋寶的這頓飯,來的恰到好處,也能聊表為眾好友的散場飯了。
汪東明、方安平、汪燦華等人的表情則非常尷尬,昨日汪東明讓韋寶請客,韋寶不請,今天卻請整個書院來赴考的學子一道吃飯,這份氣度,實在是很大了,而他們卻好意思吃這一頓飯嗎?
鄭忠飛也打定了主意,絕不吃韋寶的飯!
韋寶也沒有特別去邀請他們,來就來,來了不會趕,不來也隨便。
幾個人一起去看吳三輔。
吳三輔本來就對韋寶有些好感,加之認定韋寶就算僥幸過了府試,考秀才的院試,是無論如何不可能中的,連他都考了三次而不中,更何況是韋寶?
吳三輔自忖,不論比家世,還是比人情關系,還是比才學,他都遠在韋寶之上,考秀才,毫無后面可走,極為嚴苛,所以韋寶連一絲一毫通過的希望都么有。
既然存著這份想法,那么到時候韋寶秀才不中,便得輸給吳三桂上萬兩紋銀,自己這方將會大占韋寶一次便宜,此時不能表現的太小氣。
于是吳三輔笑道:“不能讓韋公子一個人破費,我湊個份子,出50兩紋銀,今天大家一起好好樂呵一下,明天大部分同窗們便要走了。”
眾人聞言,又是一番叫好,紛紛感謝吳三輔。
吳三輔的人緣很不錯,平時也沒有太多富家子弟的高傲,和書院的大部分人都說過話,大家都知道吳家二公子是個氣量大,啥都不放在心上的人,極有威望。
韋寶對吳三輔也很有好感,他算是夠佛系的人了,什么都無所謂,而這個吳三輔不同于一般紈绔,則更加佛系,似乎活著便單純的只是為了開心,為了高興。
吳三輔不愛和人起爭執,就喜歡交朋友,跟什么人都能聊得來,而且不帶利益沖突,因為吳三輔在吳家也是這么個定位,不上不下的,家業輪不到他操持,也輪不到他操心。
加上年紀不小了,下面還有弟弟妹妹,即便吳襄和吳夫人平時有看不慣吳三輔的地方,也不會太過苛責他,會在弟弟妹妹面前給他留面子,所以吳三輔平時只負責玩。
吳三輔要參加,幾個公子哥肯定都要去的,幾個公子哥都去了,鄭忠飛肯定也要去,不然會感覺被排擠。
幾個人尷尬的神情,倒是將吳雪霞惹得笑了,她天資超絕,悟性極高,往往別人一個眼神,她就能猜到對方心里所想的是什么。
廖夫子是最開心的一個人,今科四名新童生,他的書院一下子占了三個名額!這是其一。
又見自己書院的學子們關系這么融洽,尤為讓他這個夫子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