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的都是場面話,在事情端出來之前,大拍胸脯,這都是常人慣用的套路,但韋寶還是比較高興的,說明他這個同窗會搞的有意義!
也說明古時候的同窗之誼,確實是遠勝于現代!
韋寶在現代,六年的小學,三年的初衷,三年的高中,四年的大學,多少同窗?可經過時間的沉淀,畢業才幾年,同學群里只剩下裝逼的功能,有事找人,真能幫忙的寥寥可數。
這些人愿意說場面話,韋寶已經很滿意了,尤其是一幫已經在他手下吃飯的寒門子弟,更是掏心掏肺,恨不得歃血為誓,就是韋寶要他們立刻上刀山下火海,他們也在所不辭的!
能在韋家莊當教書先生,不但讓他們覺得有了地位,更解決了一家人的生活問題。
要知道,這些人多為童生,童生是不具備教私塾的資格的,即便是辦起私塾,遼西這邊地廣人稀,有錢的人不多,像山海書院這種大書院的收費也不高,誰還會讓子弟在童生辦的小書院讀書?
而且這些人,讀了書,必然不愿意再從事普通鄉人的重體力勞動,就算從事重體力勞動,也沒法靠那點力氣養活一家人,所以,韋寶雖然沒有搞奴隸制度,這些,確是將韋寶當成主人一般的。
哪里能不感激?
吳三輔一直沒有怎么說話,剛才只是小聲與問他韋寶喊他們來做什么的同窗說幾句而已,其實吳三輔自己也不清楚韋寶這次搞同窗聚會的目的是什么?
吳三輔也好奇的等著韋寶說。
韋寶見時機差不多成熟了,便道:“真的只是讓大家來聚一聚罷了。另外,我之前不是贏了很多銀子嗎?”
這幫同窗會的富家子弟當中,每個都曾經在上回韋寶與吳三桂比武的時候輸了很多銀子,本來都想著與韋寶是同窗關系,看看是不是能與韋寶親近一下,好找個機會,能將輸了的銀子拿回去?
這本來是很不好意思的,因為輸出去的銀子,哪里還有回來的道理嘛?不過,此時聽韋寶他是自己主動提起來的,所有人的耳朵一下子便豎起來啦。
正在喝酒吃菜的人,也全部停下手中動作,一個個瞪大眼睛看著韋寶。
與銀子無關的一幫寒門學子,自然也知道上回韋寶與吳三桂比武開賭注的事情,雖然不關他們的事兒,卻也很關心,也都等著韋寶說話。
韋寶笑道:“我想啊,要是有愿意與我韋家莊交好的朋友,不管是不是我的同窗,我都愿意退回一部分銀子!”
嘩!
還有這等好事?不管是不是韋寶的同窗,只要愿意與韋家莊交好,他便愿意退回銀子?那他們都是韋寶同一個書院出來的,都能算是同窗了呀,豈不更加沒有問題?
想到此,一幫輸過銀子的富家子弟一下子都激動了,紛紛大表感情,拍著胸脯與韋寶稱兄道弟,一個個恨不得摟著韋寶親嘴的親熱模樣。
“韋公子,咱倆認識時間不短了吧?我在書院關系最好的就是你韋公子!”
“韋公子,雖然咱們才認識,但我與廖夫子關系匪淺,今日一見韋公子又覺得緣分是如此奇妙,只恨相見晚矣!”
“韋公子,我家是撫寧衛的,離韋家莊甚近呀!咱們既是一個書院的同窗,又是一個地方人,這是什么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