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重大革新,包括古代中國發明基本都來自吃飽喝足的貴族,官僚等階層。
然而明朝還是因為地理和人口因素,政局上十分復雜,各派斗完就是內斗,由于文字獄與科舉制度的思想**化,高層官員專權現象很嚴重,好官也不得不被卷入其中。
像是宋應星這種人很少,他是沒有官做,才潛心科學,也只是個半桶水,啥都知道一點,卻并不深入,只能算是個統計者,各種學科的編纂搜集者罷了。
正統的,官方的科學家,徐光啟這種的科學家,又沒有大明官方提供的合適土壤,來進一步提高科技成果。
而英國等國領土小,人口少,不會有某一階層實力極其龐大的情況。反而容易造成寬松的社會經濟環境。
古代中國盛世之時,多是對外友好貿易往來,而非英法等國四處殖民積累資本。
當時國人普遍認為外界是蠻荒之地,而歐洲國家經歷黑暗中世紀后奮力向外界探索學習。
韋寶覺得這也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人自身強大就容易自傲,無解。
雖然中國不搞掠奪,國家也龐大。
但是身材壯碩反倒拖累自己。
明朝實力真可以說世界最強。
天真的想象,如果穩定發展的話,不被滿清耽誤幾百年,即使停滯發展,明朝的軍事真的能碾壓幾百年后的英法等歐洲國家。不會在近代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韋寶可以肯定,工業革命不是點點科技樹就能順理成章實現的,它是要死很多人的。
大明的國土遼闊,人口眾多,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領導工業化,各個勢力分分鐘就割據內戰,南北戰爭莫不如是。
義和拳席卷中原時候,拆鐵軌,扒電線,緊急毀滅火輪船。
不是吃了鐵秤砣,沒有政府愿意去觸這個霉頭。
一個在十八世紀末國力還是舉世無雙的大清帝國有什么動力去學西方那些奇技淫巧?
那個時候西方的工業品也確實不咋地。
就像是韋寶現在,有了幾樣拳頭產品,韋寶也認為是很接軌老百姓需求的。
雖然吳襄和遼西遼東的世家大戶們從中作梗,抵制,但說起來,還是這個時代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不易打破,新商品再好,也很難進入人們的生活。
近代的大清,還真是幾十年的功夫被人超過去了,被狠狠扇了幾巴掌,到了清末反而能搞點工業,等到黃金十年,話語權被大地主和買辦奪走,又沒空間發展民族資本了。
在床上胡思亂想一通,韋寶又想到了吳雪霞身上。
若自己真的成了吳家的女婿,自己就真的能安心在韋家莊試驗新體制,玩出一個小型工業社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