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壽倒是不以為意,吳襄卻已經滿臉通紅,暗暗責怪祖可法口無遮攔!這種場合,怎么可以如此粗鄙?
韋寶淡然道:“我不跟毫無修養的人一般見識!大家若想解決問題,便冷靜一些!”
聽韋寶這么說,群情激奮的眾人,再次逐漸冷靜下來。
韋寶道:“我這個人,有個怪脾氣,就是不愛被人威脅,即便送了性命,也要講道理!我來問你們,這次事情的起因,是不是為了利益?是不是因為大家想贏錢?既然想贏錢,就沒有料到會輸錢嗎?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強行豪賭,只能送命!我三年之后,答應退回一半銀子,是不是夠仁義?不管到了什么時候,都不要忘記仁義!儒家修行的核心,不就是這兩個字嗎?人心中沒有了仁義,跟禽獸有和分別?如果你們非要逼我做禽獸的話,我大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法子!我可以帶著大筆金銀到京師居住,永不踏入遼西,故土雖然難離,但我坐擁豐厚家產,到京師,到南直隸,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景圣地,哪里不比這里好?你們能奈我何?那樣的話,你們除了一分銀子都拿不回來,還能落下點什么?”
一聽韋寶這么說,全場寂靜,鴉雀無聲!
吳襄和祖大壽也被韋寶的話鎮住了,包括臉膛黑的祖大壽,都有點被嚇白了。
其實韋寶若真的要逃,他們是沒有太多辦法的,尤其是現在關外戰事緊張,不太可能調動大軍回來的情況下。
更尤其是大家都知道韋寶有錦衣衛的關系,花個幾千兩銀子就足矣調動一隊百人,甚至千人的錦衣衛官兵來幫助押送,誰還敢公然殺錦衣衛的差人?
只是當明明白白的從韋寶口中聽到他可能會這么做,其他人才真的感到害怕了,感到他們的銀子可能馬上要全部打水漂了!
當然,也有例外的。
吳襄、吳三輔、吳雪霞,甚至包括吳三鳳,就是另外一層想法了。
他們現在想到的是,原來韋寶早就想好了以退為進這一招,但韋寶仍然答應歸還吳家的12萬兩黃金,這韋寶對吳家是真的很不錯呢!
甚至于,吳襄、吳三輔、吳雪霞和吳三鳳,都覺得有點羞愧,覺得吳家的確做的不太仗義!韋寶對吳家好,吳家又是如何對待韋寶的?
韋寶見自己的話將他們拿住了,現場落針可聞,全是自己個人的表演時間,感到滿意。
接著朗聲道:“所以呀,仁義,很重要。不可忘了儒家精神。另外,遇事要講道理,講道德,要遵循大明法度!只有這樣,做事才能順遂,凡事都有規矩有規則嘛。超出了規則,總是會遇到越來越大的阻力嘛。我堂堂正正的贏來的銀子,便是將官司打到朝堂,打到督師大人這里,甚至打到陛下面前去,陛下會給出什么態度,不用我多說吧?誰不遵循大明法度,誰就不打算做大明的臣民了嘛!是不是?你們就算是再氣,再恨,再挖空心思想害我,也都是枉然的,只能廢了你們自身的儒家修行!廢棄修身齊家的初衷,都是沒用的。我現在為你們擺出來的,就是一條講道理,雙贏的陽光大道!這是一條最好的路!在這條路上,我希望我們遼西人,遼東人,大家都可以團結攜手,共同前行,忘記之前的小摩擦,一起迎接光明輝煌的未來,共同建設咱們的家園。你們要是相信我,還認同我韋寶是遼西人,就跟我走這條光明大道!這條最好的路!”
韋寶越說越高興,富有感情,不斷揮舞右拳,活像傳銷金牌講師。
但效果似乎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