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堡原本是毛文龍的重鎮,毛文龍那日被建奴掃掉了上萬大軍,只有幾百人在百里之外的獐子島,所以,不敢是接到消息,還是派兵,肯定都比只與鎮江堡和鳳凰城相隔三四十里的湯站堡要慢的多。
事實上,毛文龍在失去了鎮江堡之后,也沒有想到過建奴這才幾天功夫,居然會主動放棄鎮江堡。
雖然毛文龍的探子打探回了遼南的北部,寶軍與建奴大軍對峙的情況,但毛文龍并不覺得韋寶軍有足夠的力量將皇太極逼的要撤回已經奪取了鎮江堡的代善的這路兵馬。
所以,迄今為止,韋寶軍得到的城池,幾乎沒有一處是自己打下來的,都是撿了建奴的丟棄之城。
只有遼陽城是韋寶軍打下來的,那還不是軍隊所為,是統計署遼南站的特工隊辦到的,都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攻打,不能算攻堅戰。
韋寶一直很反對攻堅戰,這跟他的性格相合,也跟他后來練的太極相合,雖然找了一個少林正宗武師,但韋寶只是將少林功夫作為印證太極的對手,并沒有同時修行兩種功夫,兩派的武師,太極常五爺和少林程宗猷師傅也都認為同時修習兩邊的功夫會出岔子,走火入魔倒不至于,不是武俠小說,但可能會得不償失,兩邊都學不好。
本來韋寶也不是特別熱衷習武,想連成個武學宗師啥的,只是想健身強體而已,所以,一直專門修習太極拳和太極棍而已。
學的太極功夫越精深,也讓韋寶的性格更加圓融,更加偏軟了一些,更不喜歡剛正面。
雖然底下的軍事部署和軍事行動,大部分是底下人自己決斷,很多時候只是在發命令的同時,抄送命令給韋總裁知曉而已。
但底下人每次會得到韋總裁的批復的,韋總裁會點出他的看法,會覺得這么做好與不好,不足之處是哪些。
底下人自然需要揣測總裁的心思,知道總裁不喜歡大股傷亡,不喜歡攻堅城池,久而久之,寶軍的作戰,就極少有圍殲戰這個詞。
偶爾攻打城池,也頂多是驅趕形式,而且,至少是四五十倍數于敵人的兵力,才會攻擊城池。
一支軍隊的性格,取決于首任長官的性格。
而這支軍隊的締造者的性格,又會決定整個軍隊的基本性格。
所以,如果是冷兵器的話,韋寶的軍隊雖然在軍紀,在層次,等級,分隊,這些科學性方面要強于本時代的任何一支軍隊,但是也不會有太大的優勢。
不過韋寶知道這一點,卻并不很擔心,他要的是軍紀,是服從,沒想過弄出啥以一當十的王牌部隊,韋寶發展軍隊的方向,更側重于武器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