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的內容、規矩、閱卷方法等與鄉試的大體相同。
張榜于禮部大堂前,此時正是杏花爛漫的時節,故此榜又叫杏榜。
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
余煌就是今科的會元。
若是不出重大意外,不是皇帝直接換掉他的話,會元一般都能順利當上狀元。
此時,進士們就大多數圍著余煌,提前恭喜他。
那日魏忠賢出招,來個文擂臺,余煌被朱延禧給保護了,并沒有讓余煌像華琪芳和翁鴻業一樣與二甲的吳孔嘉和韋寶比試。
否則,余煌這個第一名的位置也將相當危險。
余煌不停的謙虛著。
此時的華琪芳和翁鴻業則顯得不安,不時的看向韋寶和吳孔嘉。
華琪芳和翁鴻業都擔心自己會被人頂掉,而可能頂掉他們的,只有韋寶和吳孔嘉。
所有人都看清楚那日魏忠賢就是要力保吳孔嘉上去,所有人都很清楚魏公公的實力,魏公公在大明朝想要辦一件事情,還真很少有辦不成的。
對于魏公公來說,殿試也不算什么大事。
甚至可以說,從考秀才開始,每個層級的科考當中,搞鬼難度最低的,反而是最后的,也是現在這個最高級別的殿試!
同科進士,屬于同年,將來進入官場中,互相之間也好照應,朋友多了好做官,這個道理大家都懂的。
所以,這群人談的很熱絡,并沒有分邊。
60人當中,東林黨學生占了五成以上!
剩下的都是中立派和魏系學生。
魏系學生,不算上韋寶的話,連十個人都不到。
可以說,魏系學生的素質普遍不如東林系學子,多集中在三甲榜單。
“韋公子啊,看見沒有,那兩位老兄很怕你搶他們的位置,一直看你。”吳孔嘉居然主動找上韋寶聊天。
韋寶并不想與吳孔嘉多接觸,但是也不會抗拒,輕聲道:“未見得吧,說不定他們是在看你吳公子也說不定,畢竟你是九千歲手下的大紅人,大家都知道九千歲要保的人是你,我那日就是陪你們當個陪坐的。與我有什么關系?”
吳孔嘉聽韋寶這么說,很是意外,并且對韋寶的印象好了不少,因為他覺得韋寶這個人說話挺直接的,并沒有不理人,或者藏著掖著,說話拐彎抹角半天,不知道說什么。
大部分讀書人都有這個毛病,說半天,人家也不知道他們要說什么,似乎說了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沒有說過。
知道歸知道,但每個讀書人說話的時候,又總是控制不住要這樣。
很顯然,韋寶是一個另類的人。
在吳孔嘉看來,韋寶在這60人當中,最為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