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寶算是看出來了,朱由校今天之所以沒有叫東林黨的幾名閣臣,是因為壓根朱由校就將東廠、錦衣衛,還有閹黨這些大臣,都看成是他自己人,崇禎心里就排斥東林黨。
看穿了這個,也讓韋寶敢于說話了,“陛下,那微臣就斗膽諫言了,微臣有一方法,能對我朝的弊政和不足之處做一個修補。并且,很容易做到。”
“哦?說說看。”朱由校來了興趣,他覺得與韋寶談國事談朝政很輕松,韋寶不會像那些東林黨大臣一樣引經據典,半天云里霧里不知道說什么,也不會像魏忠賢提拔的大臣那樣只知道一味的阿諛奉承,說不出什么話。
“很簡單,我要說的就四個字,輿論控制!錦衣衛東廠的主要作用,都是為了對付權臣謀反,也就是針對胡惟庸藍玉這樣的人設立的,后來也確實起過剪除權臣的作用。廠衛對付的是京城的權臣,而不是輿論控制。太祖設錦衣衛,整的是立了大功的驕兵悍將,成祖爺因為懷疑錦衣衛忠誠度,設立東廠,監視建文舊臣。后來的皇帝因為文官獨大,用廠衛來監視文官,造成廠衛在文人中遭受污蔑。這樣,皇權不斷的為了抑制住文官集團,搞出來越來越龐大的情報機構,而文官們,文人們并沒有得到根治,反而越演越烈,不斷結黨!東林人正是如此。要是不根除這種情況,今天搞了東林人,明天又會冒出西林,后天冒出南林,北林,永不停息啊。但是對于輿論這一塊,大明朝的歷代皇帝一直沒有意識到野史傳聞在改朝換代后的殺傷力。陛下,我之所以說都察院和大理寺才是文官集團的制約者,皇帝真正的親人。是有我的道理的。陛下應該對文官集團及其后的文人一直保持著警惕感,使得文官集團不能獨大。聰慧宏觀的角度看,我大明朝上承唐宋,以大度為君德,因此文人氣焰高漲,官員可以捕風捉影的說皇帝不好,而皇帝也只能忍著。就拿我都察院,微臣翻閱了許多以前的奏本存底,他們勸諫陛下的事情,多為子虛烏有,甚至連陛下與哪個妃子多親近了,與哪個妃子少近親了,陛下閑暇時愛做一做手工活,這些陛下的休閑之事都要橫揷一手,簡直是豈有此理,他們難道與陛下生活在一起嗎?知道的這么詳細,即便是魏公公也不見得能這么清楚吧?”韋寶道。
朱由校被韋寶說到心坎里面去了,“對,對,就是這樣的,愛卿說的好啊!他們可以胡亂說朕,都是瞎揣摩的,用的都是模棱兩可之語,朕還不能指責他們,指責他們就是朕不夠大度,朕沒有君德!你接著說,該如何改變這種情況?”
朱由校還問魏忠賢:“魏公公,你說是不是這樣?”
“的確如此,韋大人所言極是。”魏忠賢不得不道。
“你們說說,是不是這樣?”朱由校點了點頭,似乎意猶未盡,又問幾名大臣。
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和馮銓也答是這樣的。
朱由校哈哈一笑,“說下去,韋寶,朕喜歡聽你說話,能長學問,你這個內閣中書舍人掌制和翰林院侍讀學士的官銜封的的確是不錯的,以后你多多來宮里陪朕說話吧。”
魏忠賢、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和馮銓都驚呆了,本來是皇帝想懲治韋寶,想懲治都察院和大理寺,現在反倒成了皇帝與韋寶談的很投機了?
“微臣謝過陛下。”韋寶道:“陛下,就因為許多文官和文人可以任意妄為的胡說八道,詆毀朝廷,所以才造成陛下和朝廷的威嚴受損。我明白陛下為什么這么重視錦衣衛的尊嚴,因為錦衣衛可以明察暗訪,可以說陛下,說朝廷是非的人抓起來,或者審問,或者嚴刑拷打,讓人懼怕。以此來堵住人的嘴巴,以此來抬高陛下和皇家的威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