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寶笑道:“這就說來話長了,以后再說吧,你看那邊,那兒就是咱們的韋家莊港口!”
“看到了,好大好氣派。”張美圓靠在韋寶的身邊,震驚的看著眼前的一切。
韋家莊港雖然趕不上后世,但規模是和后世一樣的,甚至更大!
后世因為科技的發達,還有大型建造輪船,可以將巨大的水泥柱子打到海底深處去,這個時候肯定沒有這樣的水平。
所以韋家莊港只能在岸邊澆筑水泥海堤,用木頭壘出來一個個存放船只的方框。
不過幾百艘運輸船和鐵甲外殼的蒸汽機動力軍艦,嗚嗚冒著黑煙,這都增色不少。
“這就是咱們的韋家莊嗎?”楊雪和熊欣兒興奮的問道。
“對啊,又變樣了,每回只要出去幾個月,回來再一看,變化都感覺很大。”王秋雅點頭道。
吳雪霞也很欣慰,“這里面也有我們的功勞,我們雖然沒有一直待在韋家莊,但是我們在外面發展,為韋家莊和遼南贏得了穩定發展的環境,提供了許多必要的物資。”
“光是韋家莊,已經超越了整整三個朝鮮的經濟。軍事上更不知道能打多少個朝鮮,我感覺,我們光是憑自己的能力,已經完全能抵擋建奴的沖擊了。”向來不多說話的貞明公主也開口了。
吳雪霞想說話來著,還是忍住了沒有說,她覺得甚至不止!
韋家莊這么點大的地方,已經有八十多萬人口!
這在這個時代,即便是揚州府,蘇州府和應天府那樣的天下首屈一指的繁華之地,也不可能養活那么多人口。
韋家莊不但養活了那么多人口,隨著船只逐漸的靠近,能看見的成片的田地,這都是奇觀,可以稱之為真正的奇觀!
在古代,農業是國家的重中之重,耕地的多少跟國力強弱有直接關系。
在萬歷年間,明朝的耕地總面積是七百萬頃,明末時達到七百八十多萬頃,此一水平即使是到了后來的康乾盛世都沒有被打破。
當時歐洲的傳教士是這樣形容明朝的,中國的耕地像花園一樣井井有條,沒有一塊荒地,中國產的糖比歐洲白,布比歐洲美。
明朝的人口有多少一直存在爭議。在明末清初,因為戰亂,大部份人留離失所,但有戶可查的人口仍然達五六千萬,所以保守估計當時明朝的人口大約在一億左右,在當時位居世界第一。
天地會統計署的估計是,大明在天啟五年的這個時候,人口至少超過兩億,因為流民太多,人口統計早就亂套了。
韋家莊和遼南,還有朝鮮兩個道,算上全部有天地會發給的戶籍證明的人口,包括了少量的蒙古人和后金人,包括了上百萬朝鮮人,剩下的都是純漢族人口,合在一起,已經有七百多萬人口!
大明有兩億人口的話,光是天地會治下的人口就至少超過了大明總人口的三十分之一。
這還沒有算上河間府、滄州府、山東和登萊那些關內的天地會實際控制區域的人口,算上那些,天地會治下人口已經超過了一千萬,達到了大明總人口數量的二十分之一了!
而這些地區像是眾星拱月一般的在為韋家莊服務。
所以,吳雪霞覺得貞明公主的韋家莊的經濟只是超過三個朝鮮,是很不準確的。
在吳雪霞看來,就憑現在韋家莊的實力,獨立打十個朝鮮都是很輕松的。
明朝的鐵產量是宋朝的兩倍,萬歷年間達9000多噸,冶金工業極其發達,天工開物對這方面有詳盡記載,后來的兩百多年,世界上都沒有國家能破這個紀錄。
而天地會治下地區,現在已經十倍于這個數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