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韋總裁也沒有想過要無限量擴充間諜特工的數量,五萬人基本上就是上限了。
現在弄這么多特工,一方面是加強對治下地區的控制,另一方面,這是起步階段,還有個淘汰的過程。
人員進進出出,至少還有一兩年才能穩定。
不是說進了特工組織,就能永遠做下去的。
當然,招納特工是很謹慎的一件事情,這些特工一旦不合格,被淘汰,也能進入軍隊的后勤部門做事,或者直接回家休養,不太會隨便放到普通社會里面去了。
明朝的錦衣衛,東廠,是當時世界上最有組織和最旗幟鮮明的間諜組織,在鼎盛時期人數達到六萬人。
在武俠里面,錦衣衛,東西廠常常被描寫成是一群武功高強的殺人機器。
但實際上,明朝間諜機構的主要作用是打擊貪污,叛臣,維護國家穩定,但不排除有部份人濫用職權,謀取私利。
大明的第三產業是世界最大的。
韋家莊更在大明之上!
所以,現在韋家莊的第三產業才是最大的。
大明幾乎每一座城市都存在第三產業,在京城從事第三產業的工作者保守估計就有近兩萬人。
跟歐洲和回教世界不同,當時第三產業在明朝是合法的,官員不以掃蕩第三產業為政績,明朝讀書人又獨愛風花雪月,再加上明朝人口基數巨大,第三產業為世界之最并不奇怪。
而七百多萬天地會治下人口當中,至少有五十多萬人是工匠。
大明趕不上韋家莊。
大明的防御工事世界最多。
明長城是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排第二長的防御工事,大明的城市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多,每座城市都有高十米的城墻保護,城上有大炮,城墻外還有溝,戰爭時灌滿了水。
韋家莊沒有這么多花樣,清一色的水泥城墻,用的都是堅固的水泥磚。
傳統城墻能經歷二三百年的風雨飄搖而屹立不搖。
韋家莊和遼南的城墻加起來不比長城短多少,厚度和高度更是長城所無法比的。
再加上韋家莊和遼南的城墻是全線覆蓋,整體包圍,一點死角都沒有,沒有城墻的地方,基本不是河道就是海邊,都由水師和陸地哨所負責警戒。
所以,韋家莊和天地會的城防,也是世界第一。
這些第一,都是吳雪霞長期通過分析天地會統計署拿到總裁秘書處的各種報表得來的結論。
吳雪霞甚至比韋寶這個天地會總裁,更加了解全局。
韋寶現在基本上都是在消化吳雪霞的二手貨,都是從吳雪霞的口中了解各地的情況。
韋寶已經懶得看報表了。
雖然不準鋪張浪費,但是得到了消息的韋家莊行政總署和黨務總署,還有軍事總署,還是組織了歡迎韋總裁回家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