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軍事的角度看,這條攻擊軸線從根本上講就選錯了方向。
寧遠在當時是寧遠衛,錦州是廣寧中屯衛,在廣寧大潰敗的背景下,袁崇煥保住廣寧,孫承宗恢復錦州。
在政治意義上具備非常重大的意義,實際作用卻可以說是毫無。
相反,建奴對當時的戰場態勢就看得很清楚,錦州與其說是收復,其實是建奴搬空燒光之后直接放棄了。
其后,建奴也是對錦州多次圍點打援,成了收割明軍一撥撥有生力量與消耗明朝國力的收割機。
建奴反而對錦州下游大凌河口的大凌河堡,一旦發現明軍有欲恢復的跡象就不惜投入重兵也要毀掉。
話不辨不明,韋寶與孫承宗針鋒相對的辯論了不到兩炷香功夫。
孫承宗說不上來話了。
“我沒有貪污過朝廷的銀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盡力為朝廷收復失地!這是我輩披肝瀝膽為朝廷,為陛下做的。”孫承宗正色對韋寶道。
韋寶看著孫承宗,感覺老頭也挺可憐的,明明已經被自己說的沒話說了,還在嘴硬。
“小寶,還有很多事情,官場上的事情,你是不懂的,我們不能被人抓住痛腳,失去了做事的機會,你就算抱著一堆道理,可是誰會理解你?沒有做事的機會,你有滿腹經綸,又有何用呢?你難道想看著魏忠賢想怎么樣就怎么樣?想成為魏忠賢的幫兇嗎?”孫承宗換了語氣,紅了臉。
韋寶呵呵一笑:“恩師,我說過,我與魏公公并沒有過多的接觸,我們現在是說道理,既然你已經承認我說的有理,你這個守住位置的說法,我就不得不抨擊了,你要做到問心無愧,要想著后人會評述!不能只看眼前,不能光為了現在聽吹捧,為了衣錦還鄉。既然想為朝廷做事,就要不惜名節,能忍受屈辱,能甘心受到詆毀,這在我看來,才是真正的忠君愛國!”
韋寶的話,對孫承宗有很大的觸動。
在這一刻,孫承宗甚至認為自己的見識還不如一個十五歲的孩子。
很多人將韋寶當成皇帝身邊的一個弄臣,覺得韋寶就是靠溜須拍馬上去的,一點真才實學也沒有。
甚至連孫承宗也是這么想的,因為韋寶的舉人功名都是孫承宗幫韋寶弄來的。
后面韋寶如何取得進士功名,孫承宗不是很清楚,但猜想八成還是韋寶走通了什么門子弄來的。
所以孫承宗一直不覺得韋寶有什么真才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