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大船偽裝,在半夜起航,一路沒有停留,沒有被人發現。
就算被林丹汗部落的人發現也沒事,只要不被建奴發現就可以。
因為小凌河河道狹窄,說是大船其實也都沒有多大,都是一些比龍舟大一些,烏篷船類型的船只,這種船只通常只能在近河道運送東西,吳家和韋家莊,遼南都有不少。
要想在極短的時間全部集中到連云島,然后把人都運到小凌河的最西端,可見寶軍的后勤之強大,后勤力量只有到了這么強大的水平,才能完成大規模,而快速的集中物資工作。
整整一個旅的陸軍正規軍抵達,馬上在預定伏擊地點鋪設地雷!
正規軍的服裝和警備司令部的服裝是差不多的,唯獨顏色有一些不同,而且陸軍正規軍的軍銜普遍比警備司令部等級的軍隊高一級,甚至一級半。
警備司令部軍隊的排長,到正規軍可能連班長都當不到。
警備司令部的連長,到陸軍正規軍,可能只是一個副排長,就這樣。
陸軍正規軍都是靠戰功,不斷學習,立功,反復循環,才得以升遷的,要想到連長等級,還得到總裁衛隊鍍金。
從總裁衛隊出來,還得上一段黨校性質的委員會學校和軍校,才能正式升遷。
這一套制度,充分保證了軍隊的升遷體系,保證了軍隊全部屬于天地會領導。
當然,天地會的行政體系也差不多,軍隊管理更加嚴格一些。
這是一路剛剛從高臺堡附近的建奴和蒙古人混合聯軍大營送羊群回來的運糧隊,一共四千多鐵騎,都是建奴的精銳鐵騎。
自從上一次被寶軍劫持糧食吃了虧,現在建奴特別注意保護運糧隊,不但增派了一倍的兵力,而且每次運送糧食,守軍大營還會派出至少上千人的騎兵隊伍去半路接應,如果遇到搶糧,能以最快速度的接應,并且形成反擊。
所以劉大河才會提議在建奴運糧結束,返回喀喇沁的時候打伏擊。
沒有糧食,又是這么龐大的騎兵隊伍,建奴一方面會放松不少警惕,而且距離上次被伏擊,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這段時間都相安無事,大家都覺得寶軍也不過如此,沒有什么新花樣了。
“快撤,快撤,撤往喀喇沁!”負責運送糧食的是一名旗主級別的將領,這里離喀喇沁只有不到五十里路,只有撤往喀喇沁是最近的,再返回高臺堡附近的大營,或者前屯堡和山海關附近的大營,已經來不及了。
因為至少有一百五十里,誰知道這么長的距離,會遇到什么事,他們已經被寶軍嚇破了膽,不知道在喀喇沁附近怎么又會出現寶軍,而且數量似乎很驚人。
寶軍的數量的確很驚人,七千多人蜂擁殺出,戰士們人人不畏生死,挺著長槍沖鋒。
噠噠噠噠噠噠的寶軍沖鋒號聲音響徹戰場。
這一支派來增援的主力旅都是精銳寶軍,本來按道理,這一個旅都是裝備了全火器的部隊,但他們同樣沒有攜帶熱武器,只用手榴彈,地雷和長槍這三樣,還有少量的擲彈筒,與冷兵器軍隊的區別不大。
唯一不同的是軍隊紀律和士氣。
倒不是寶軍守規矩,或者韋總裁要和建奴講規矩。
主要是寶軍的大炮運輸困難,現在仍然主要裝備用于特別重要的城防,其他都用在船上。
再輕型的迫擊炮也得兩匹馬拉動,還得路況很好的情況,像現在這種冰天雪地,迫擊炮是用不上了。
而且寶軍的炮擊炮不但數量上,精度也不足,彈藥更是奇缺,還談不上制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