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發電機組以柴油為燃料的內燃機驅動的發電機,它起動迅速,操作方便,但內燃機發電成本較高。
柴油發電機組一般是作為應急備用電源,或者流動電站和一些大電網還沒有到達的地區使用。
柴油發電機轉速一般在1500轉/分,它制造比較簡單。
因此,柴油發電機的結構部件,特別是轉軸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防止這些部件因振動而斷裂。
此外,為防止因轉矩脈動而引起發電機旋轉角速度不均勻,造成電壓波動,引起燈光閃爍。
柴油發電機的轉子也要求有較大的轉動慣量,而且應使軸系的固有扭振頻率與柴油機的轉矩脈動中任一交變分量的頻率相差20%以上,以免發生共振,造成斷軸事故。
當然,這些都還只不過是鄧二鮮的研究方向而已。
韋總裁本來想問一問鄧二鮮,多久能讓火力發電運用于實踐當中。
后來韋總裁還是沒有問出口,覺得自己這個問題和沒有意思,人家鄧二鮮肯定想馬上投入使用,人家又不是沒有在努力。
這樣問,除了讓鄧二鮮感到焦慮,沒有任何幫助。
要是真的著急,不如自己幫助鄧二鮮做實驗,只可惜,韋總裁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二把刀都算不上,放到現代,別說發明家,其實連一個機修工的水平都沒有。
韋總裁在心中暗暗道,只要能在五年,甚至十年內,讓發動機運用于實踐,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發動機的正式使用,將代表天地會下轄地區的科技水平一舉提升到電力時代!這是多么偉大的飛躍。
韋總裁一邊和鄧二鮮聊天,一邊吃紅薯干,要不是有紅薯、玉米、高粱、大豆、土豆這些高產作物,即便是從南方買到了一些糧食,也是沒法依靠現有的開發土地,養活七百多萬人口的。
韋總裁對鄧二鮮道:“步槍的研發不能停,不過以后不要再一年更換幾次裝備了,太浪費錢,至少要試驗穩定,兩三年升級一次裝備。”
因為沒有合格的鋼鐵技術,加上工藝技術的不成熟,所以從去年到今年,弄出來了十多個版本的總裁式步槍。
寶軍的陸軍正規軍有三萬人馬,三萬人用的步槍也都是五花八門的。
鄧二鮮答道:“總裁,我們把出名的手工業師傅都走訪了一遍,只要鋼廠技術跟得上,明年一定能讓總裁式步槍更加穩定。”
鄧二鮮和鄧大梁等人的興奮,在韋總裁的意料之中,從幾乎沒有工業,到韋家莊現在的機器制造局,簡直就是嬰兒,和成年人怎么相提并論,看著嬰兒一點點長大,的確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韋寶的內心是著急的,恨不得科技樹一下子升級到民國甚至更高的水平。
但韋寶沒有什么系統,所攜帶的僅僅是一艘用于旅游用的仿制鐵甲艦而已,幸好上面有不少十九世紀末期的古董工業設備和產品,否則科技樹搞不好現在還沒有起步呢。
韋總裁喜歡看見自己的科技工作者們高興,這說明,他們的眼界增長了,關于工業和科技這一塊,需要一大批人去投入,這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做到的。
古代社會的普及觀念為基礎,影響遠至其他地區。
這些古代觀念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被人們自覺不自覺地繼承下來,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戰爭、衛生和體育。
在原本的歷史中,18世紀各地不再進行劇烈運動和男士們的競技活動,人們去別處尋找消遣與快樂。
從這個角度看,英國的狀況尤其令人驚訝。
人們不再像處在都鐸王朝時代那樣充分享受戶外活動,不再陶醉于大自然之中,那時候托馬斯阿諾德和其他田徑教育的創始人尚未出現。
要不是拿破侖前去像北風阻止冰雪消融般地鞏固了大不列顛,英國人的民族特性就不會如此鮮明,他們身上混合著的天生粗暴與萎靡不振,很可能是衰頹的前兆。
在法國,網球場荒廢了,人們在里面交換誓言,而不是在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