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微笑著說道:“那便是我們的命運啊。”
薛樺仔細地望著那只小小的紙船,只見它在河上緩緩前進著。旅途單調而乏味,既沒有香草的熏香,也沒有悅耳的絲竹。像是被命運的無形的手捉住一般,它只能默默地接受自己的命運,在迷茫中緩緩駛向自己的終點。
無助的弱小的紙船,像一個虔誠的教徒,默默完成著自然賦予的使命,等待著不知何時將要襲來的風雨,隨時有傾覆的風險。
薛樺的心被小紙船緊緊地懸著,他看著它,就像看著那個滿是苦難的自己。他抬起頭,看著白衣老者,問道:“老先生,您說那只小紙船一定會到達他命運的彼岸嗎?”
老者聽到薛樺的問題,哈哈大笑起來,說道:“孩子,你可曾聽說過伯夷叔齊的故事?”
薛樺點了點頭,說道:“伯夷叔齊都是大善人,他們積善潔行,不食周粟,最后餓死在首陽山上。”
老者又問道:“你可曾聽說過顏淵?”
薛樺說道:“知道,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年二十九,發皆白,卒蚤夭。”
老者嘆了口氣,說道:“所以說,誰說命運的船一定能安安全全,平平穩穩地走到終點呢?誰說過那些善良的人一定能得到神明的庇護呢?
“況且亂世之時,軍閥相互攻伐,百姓性命如草芥一般。就算是太平盛世,也常有貧窶倉卒之事。庶民終日庸庸碌碌,尚且難以自保,更何況那些正道直行,懷高潔之志的人。
“歷朝歷代,忠誠志潔,崇尚人道之人,若伯夷叔齊,顏淵屈子之輩,皆難逃一死。就像這一只小船,他們也許永遠到不了終點,所以,他們的生命便沒有意義了嗎?”
薛樺喃喃道:“不!不是的!”
老者繼續說道:“所以,在經歷了這么多的苦難之后,你會選擇放棄自己心中的善良和人性,去茍且
(本章未完,請翻頁)
偷生,安安分分地活一輩子嗎?”
忽而,天空中的大雨瓢潑而下、冰冷的雨砸在薛樺的臉上。薛樺想起了自從七歲那年,父親離開山莊后的種種。他想起了為了他甘愿自斷三指的師父如善,想起了為了保護自己而吞下巨樹之花的母親,想起了村長,想起了喜喜,想起了小摯,想起了為了朋友而全部戰死的巨樹村村民。他想起了那夜月明星稀,在山上,依偎在他懷中的小蝶。想起了昆侖路上,奪走他酒壺的貓貓,桃花樹下那驚鴻的一瞥。
他也想起了父親,想起他溫暖的臂彎和嚴厲的訓誡,想起了姊姊美麗的臉龐和那緊緊護住他的溫暖的身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