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靠面子。”
李明瞇著帶著笑意的眼睛,伸出一根手指說道,
“用營銷來創造人們的虛榮心。你去看病人手里總要提點東西吧,水果不值錢,保健品才有心意,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個產品就是保健品。
這種送禮的東西,誰會關心他真的有沒有效果,大家關心的是能不能表達出自己的心意。那怎么表達出自己的心意呢?
昂貴的價格!精致的包裝!全方面的宣傳和造勢!就是要讓別人覺得你不提著我們的保健品去看病人,就是丟臉,就是沒誠意,就是不關心。
至于保健品怎么做?隨便找些營養價值高一點的藥材,打成粉末取幾毫克加上些水和糖汁灌裝到不透明的小瓶子里,然后復制粘貼拼湊出一片報告,再利用點關系加快速度,保健品的批號很容易就拿到了。
大多數人都只看配方表和功效介紹,我們又沒說謊,里面的藥材確實有,而藥材也確實有這些功效,只不過量稍微少了一點罷了。
看爸媽、看領導、看女友、看長輩、看朋友······你說賣不賣得出去?”
“第二,靠分成。”李明伸出了第二根指頭,繼續說道,
“我對醫藥不了解,不過可以給你們打個比方。
你們先前那些過時被淘汰的藥物又不是沒有效果,將其拿出來替換或者添加一些無足輕重的成分,這不就是新藥研發么?
宣傳的時候可以合理的夸張一些,比如歷時五年由百人團隊進行研制,立志解決病患的痛苦與困擾。
都說了是立志,又不是沒有效果所以也算不上是欺騙對吧。
如果這個新藥成本十塊,那我們就賣一千,其中九百塊拿去分給醫院、醫生、藥店、代理們按級層層分成。
賣我們的藥越多,他們就賺的越多,賺的越多,他們就越愿意賣我們的藥。
這個時候,誰站出來說藥沒用,就是砸大家的飯碗,我們都不用管,那些白衣天使學者專家會一個個的跳出來幫我們摁死那些跳出來的人。”
“第三,銷售手段。”
李明伸出第三根手指說道,
“既然藥品也是商品,那么就一定需要銷售手段。
而銷售手段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目標人群!
按照不同的目標人群畫不同的圈子,再聯系一些所謂的專家們,發展一些銷售,針對老人以辦養生講座、健康科普。
針對學生和上班族搞一搞記憶力和耐力的宣傳,然后拉兩個好忽悠的人來做作典型。
針對女人的護膚美容,抗衰老.......
針對男性的重振興奮保健補腎.........”
說到這里,李明收回了左手,聳了聳肩然后一臉無辜的說道,
“現在你告訴我,誰在乎那個玻璃瓶子、膠囊、藥片中到底是特么的什么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