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勒教授,單純的就事論事,我想問一下,這是為什么呢?”
聽完李明的話語后,懷勒教授陷入了沉默當中——這個問題他真的沒辦法回答,因為那個答案會否認掉他一直以來堅持的自己。
“這是一個有規則可尋的社會,人們最受廣泛認同的一個規則就是法律。而一個人越懂法,就越容易可以名目張大的犯罪。
犯不犯罪公不公平根本不在于你做的事是怎么樣的,而在于誰對法律更了解。”
茶水倒好后,李明用茶水在桌子上劃出一道線后,繼續說道,
“缺錢的人不缺德,缺德的人不缺錢,有本事的人都不要臉,沒本事的人都要臉,要臉的人,活的沒了臉,不要臉的人卻活的有頭有臉。雖然很無恥,可這個真相就是這樣的。”
“你到底想說什么?”懷勒不想跟李明再在這種問題上糾纏,活了半輩子再不知道社會的陰暗面,那個真的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李明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后,搖了搖頭說道,“科技發展了,醫學進步了,可您覺得現代的醫療是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李明沒用醫學而是用了醫療這個詞,而還沒等懷勒開口,李明進階著不給懷勒一絲思考的機會,
“現在的醫療是“不正常”的,在一堆機器的檢測指標下拼命的制造著疾病,于是疾病就變成了流水線生產的工業產品。
我們的假藥為什么能以壓倒性的優勢輾軋真藥,就是因為原本診斷疾病是醫生的責任,可現在反而是醫生讓生命逐漸醫療化。
雖然我們都認為這不合理,可是你不得不承認這些不合理的現象確實活生生的在我們社會中不斷的上演。”
說到這,李明故意的給了懷勒教授一個說話的間隙,可是懷勒也只是發出了一聲嘆息。
“生老病死不快樂,很多事情在生命中屬于正常的過程,我不認為這種事情被拿來醫療化是一件正確的事情,藥廠利用廣告肆意的宣傳,人們在恐慌中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從而產生了我們假藥得意泛濫的基礎。《疾病發明者》(本章多數觀點來源于此)
但于商而言,我們生產的藥品,雖然沒什么用,但是卻有著實打實的安慰劑效應,因此也不能算得上是完全意義上的欺騙。”
“可你這樣的行為是不道德的。”
“你們以林林總總的癥狀為例,如多汗癥、食道逆流、抑郁癥、悠閑病等,其實有些并不是疾病,卻被過度強化;有些藥物的臨床效果相當有限,但是有人挾著強力的植入式營銷,高舉用藥的急迫性及正當性,這些都是相當刻意的,難道這些就是醫者仁心嗎?”
這樣針鋒相對的回答方式,一時間讓懷勒啞口無言。
“販賣疾病是你們做的事情,販賣藥片是我做的事情,從本質上來說這有區別嗎?”李明毫不客氣的質問道。
“我怎么就販賣疾病了?”懷勒教授有些惱火的說道。
李明呵呵一笑,臉上帶著與懷勒剛剛對自己嘲諷有些相似的笑容,
“第一,把生命正常過程當作醫療問題;
第二,把個人問題和社交問題當作醫療問題;
第三,把致病風險當作疾病;
第四,把罕見癥狀當作四處蔓延的流行病;
第五,把輕微癥狀當作重病前兆。
雖然從病理上來說,在臨床上有其真實面,但過分強調上述問題的嚴重性,無所不用其極將醫療商品化,你不覺得是矯枉過正嗎?有些病癥需要時間去適應,不是用藥就可以解決的。”
面對懷勒教授的沉默,李明繼續說道,
“我為什么能勝利?因為原本是有病才有藥,可現在在你們的努力下變成了有藥才有病。
我有逼他們去買嗎?沒有啊。逼迫他們的人從來不是我們,而是你,以及你們。
嚴重的浪費了醫療資源,濫用的PET(正子掃描)或癌癥CHIP診斷,我認為是搶流行、追時髦,以及······欺騙。”
“我······”懷勒教授想辯解可最終發現李明所說都是事實。
李明站起身來朝著懷勒教授微微欠身,同時系上了敞開著西服胸前的紐扣,接著認真的問道,
“懷勒教授,請您現在告訴我,你學醫救不救得了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