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國的氣候條件總是讓人分不清到底是什么季節,扳著指頭算算,白葉市這個時候應該又快要入冬了。
看著面前的賬簿上所登記的數字后,李明點了點頭對安仔說,“做得不錯。”
在李明指出的路下,安仔在和一幫狐貍河連鎖大學畢業的精英學子進行了一番商議后,便將龐氏騙局這種看似已經被摸透的手段,延伸出來各種五花八門的玩法,并且一個比一個具有隱蔽性。
就安仔自己經手的溢價回購這個方案來說,就已經短時間內吸收到了不少的曼幣。
溢價回購這個原本只在股票基金市場中出現的名詞,被巧用到了投資理財當中,便讓大多數人更難分辨其底層的模樣。
車輛銷售、藝術品買賣、特定的商品,以及租賃服務等一系列的衍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將低價的物品進行高價售出,然后在一定期限之后,以溢價或者高價的方式進行回購,并簽訂了正規的法律合同。
這種方式說白了就和國家銀行發行債券吸收公眾存款一樣,單單說這個模式并不一定都是騙局。
從本質上說,以典當行類比,回購,就等同于買回來。說明有東西拿出去抵押了,實際上是一種貸款行為。
但是這種模式高度依賴于資金鏈的健康狀況,承擔風險的能力極差,所以極其容易發生因資金鏈或者詐騙目標實現而產生的跑路風險。
這就是為什么國家能做,為什么民間非法的理由了。
在李明這里,有極其龐大的資金作為背書,所以可以看做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借貸行為,雖然被借的人大多都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債主。
“明哥,下一步該怎么做”安仔朝著李明問道。
“兩步走啊,現在我們龐大的蓄水池中,水位在時間點流失中已經開始緩慢上漲。”
李明頓了頓繼續說道,
“等我完成上層的吸籌之后,戰爭就開始了。”
“可那些人本來就有錢有權,我覺得從他們身上搞好像有些困難。”安仔說道,“而且這么搞,會不會有風險萬一他們萬眾一心的話,我們這把是要虧慘了。”
安仔第一個誤區是,有錢人的錢更好騙,因此從他們身上騙來的錢真的就是大風刮來的。
第二個誤區是覺得萬眾一心這個詞語似乎太容易了些。
一個50歲的汽車修理工看到了新能源的勢頭強勁后,于是自己開了一家公司,說是自己生產了一種可以裝在拖車上面到處跑的太陽能發電機組,可以一定的應急電力,同時買了設備之后,可以租給公司,這種溢價回購的措施再賺租金的方式,硬生生在八年時間忽悠了35個投資基金,巴菲特老爺子據說砸進去了22個億。
二十一世紀初一個19歲大學還沒畢業的小姑娘,通過滴血看病騙了硅谷大佬甲骨文創始人埃里森、超市巨頭沃爾瑪創始人沃爾頓家族、媒體大亨默多克,包括杰克馬在內一眾大佬十年。
可這些大佬真的是蠢嗎
“這是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首先對于上層來說,他們也被卡在了自己的界限里。他們什么都不缺,這個時候低級的欲望是無法打動他們的,因為他們都能實現。
所以便需要一種更為龐大的欲望來契合自我實現的欲望,這個欲望就是改變世界和自身理想的相互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