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的升值對于一個國家有著什么樣的影響
你可以這樣來理解。
匯率=對外報價一個國家對自己國內資產的一攬子報價,所謂“一攬子”是指包括產成品、能源、人力、各類自然資源等,綜合在一起。
假設各個國家都是小販,在菜市場團團坐,進行賣菜,相互喊價。原來八顆白菜換一塊錢,現在我改到了五顆,相當于我賣貴了,這就是漲價了。
其直接帶來的影響有以下幾點。
第一,有利于本國金融資產升值,通俗的說,你的錢更值錢了,所以你的錢買的房子也更值錢了。
第二,有利于引進外資,更多熱錢涌入,因為未來有持續升值預期。
第三,有利于出國留學,出國旅游等大眾消費。
第四,不利于出口商品,一方面導致你的出口的東西變貴,另一方面導致你的勞動力人工貴了,都損失出口競爭力。
第五,鼓勵人們投機,鼓勵更多的人不愿打工。因為你的金融資產如房價高了,老百姓也不愿意低價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因為從事低附加值工作更買不起房。
從短期來看,這對經濟的發展有著正面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消費和國外投資。
這看上去是正面的事情,為什么會成為李明引爆明斯基時刻的引信呢
問題就出在了人上面。
資本的流向趨勢是基于人性的,而人性貪欲的核心決定了資本哪里有價值去哪里。
貨幣升值的惡果就體現在了聯邦貨幣的存量上,也就是說已經發行的、在人民手中的貨幣,會不可避免地去購買國外的商品、支付外國薪酬。
舉個例子,一家聯邦的煉鋼廠,本來采用的是國內的礦石,而在聯邦貨幣升值后,就會更優先于選擇國外。雇傭的技術人員也會是如此。
這樣,貿易逆差就出現了。龐大的貿易逆差代表著國內財富的向外流失,如果還難以理解的話,等于李明在用聯邦給象國輸血,保證超凡幣的供給。
同時,對于國內來說,出口下降,企業轉移,資產外流,必定帶來經濟的衰退。
為了抵消升值帶來的影響,必定要將經濟轉移到內銷的模式,而這個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超發貨幣,施行貨幣的量化寬松,也就是放水,來刺激消費。
本來在這樣的政策下,消費會被刺激,從而形成經濟的內循環,達到健康增長的模式,可事實上聯邦的人們在拿到錢之后,并不會投入到可循環的經濟發展當中。
至于為什么答案只有一個,聯邦的房地產太賺錢了。
超發的貨幣加上因為聯邦貨幣升值所吸引的國際熱錢必然會進入到房地產這個暴力的產業當中,加速了這個泡沫的膨脹。
可房子和地能一直漲下去么
經濟泡沫越吹越大,越吹越大,等到這個泡沫遠離了經濟基礎,人們發現根本買不起的時候,就不得不面臨這個游戲中無人接盤的問題,而那個時候就代表著房國的垮塌。
于是,這個金色的泡沫最終會砰的一聲炸成了漫天的煙花。
再美麗的風光呆久了也會有些膩,除了留下了一些負責處理超凡幣的工作人員后,李明便點齊人馬帶著六百人的黑水戰士和二百具遺骸,同林克一起奔赴聯邦。
來象國的時候輕裝簡行,回去的時候浩浩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