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就奇怪了,剛才我在路上居然看見有人在找糧票……”
老板娘不以為然的說道:“怎么可能,別開玩笑了。”
我:“我沒開玩笑,現在我還納悶呢。找的糧票37斤半,還是有斤有兩的。”
聽見我這話老板娘臉色一下子就變了有些緊張的說道:“什么?剛才那個人是什么樣子的?”
我回想了一下說道:“嗯,是一個中年女人,大概四十來歲,短發.....”
老板娘緊張的聲音都顫抖起來了:“她在找37斤半,你沒記錯?”
我點了點頭:“是啊,肯定莫有錯的啦!”
不過老板娘這從聽見三十七斤半的糧票以后就不正常。這給我造懵了。
老板娘越說越激動了:“她在哪兒?在哪兒?”
我指了指我來的那個巷子說道:“就在那邊的路燈下面。”
這我話音還沒落就看老板娘噌的一下子穿了出去。這速度兔子都是她孫子的。旁邊的女服務員猶豫的看了看我,然后也追了上去。這是怕我跑了不給錢嗎?那還留下我一個人對著酒菜發愣。
過了好一會兒,女服務扶著泣不成聲的老板娘回來了。我還第一次見一個五十來歲的女人這么哭的,什么事咱也不知道,也不敢問呀!只有在一旁那悶頭吃這喝著了。
哭了好一會兒,老板娘明顯是好了些。自己拿了一瓶啤酒一個杯子坐到我對面,給我斟了滿了酒還是不確定的問道:“你剛才真的遇到了?”
我點了點頭“是啊,我騙你干嘛?你沒看到?”
老板娘點點頭說:“她什么樣,能跟我好好講講嗎?”
于是呼我原原本本的把剛才看見的說了出來,老板娘忍著眼淚聽完這個并不長的故事,自己倒了杯啤酒,給我講了她的故事……
那是發生在六十年前那個饑饉年代的故事,那時我面前的老板娘還只是個梳小辮子非常可愛的小女孩。那時糧票就意味著糧食,而她的母親卻把全家配給的糧票一共三十七斤半給丟了。不管她怎么一次又一次地找一個人又一個人的問。
卻再沒有找到,面對內心的愧疚,面對公婆的嘮叨抱怨,面對丈夫深夜的嘆息。面對過早懂事的孩子們的沉默,面對一個食物就意味著生命的時代,一個普通的母親是沒有其他選擇的。她只能讓自己盡量少吃,讓饑餓的痛苦盡量少的落在家人身上,她每天只吃一點點東西。
只要這一點點能支持她上班的工作和回家后的家務,可是這一點點怎么能支持。于是一個原本健壯的母親在饑餓中慢慢耗盡了生命……她沒能度過那個年代,雖然我們不能說她是餓死的,但誰都知道她本不該那么早就走的。
據說官方統計困難時期共損失人口兩千多萬,其中有多少這樣的母親,她們費盡心機,先讓家里的頂梁柱丈夫吃飽,然后是嗷嗷待哺的孩子,最后才是她們自己,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同樣的悲劇上演了多少次?有多少母親在默默的犧牲中……
算了,實在不愿再說了,故事基本上寫完整了,別當笑話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