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后,城隍廟,天色熹微。
距離李魚降臨此世,已然過了百日有余,如今正是建亥之月。
雖然渚澤中蒲草尚青,但水面初凝,土氣凝寒,陰氣厲清,已是到了萬物收藏之時。
盡管已經入冬,可李魚依舊是一身單薄的麻布袍,坐在正殿之中,面色紅潤,頭頂有些許白氣升起。
在他背后,則是色彩黯淡的都城隍輔德王像,此時其上隱隱約約有一縷神光纏繞,只有修行中人方能看出。
李魚坐在蒲團之上,雙眼微闔,面色平淡,一呼一吸之間一道隱顯玉色的純白氣流于口鼻之間來回流轉,如同活物一般。
“三月苦功,以性補命的修行逐漸完滿,我也可以嘗試進行下一階段的修行了。”
惟恍惟惚之間,李魚心中突然有著明悟,他輕輕一吸,那道白氣便沒入口鼻之間,在臍下三寸處盤作一團,復又出動化氣,不循經脈竅穴,而是直接隱入四肢百骸之間,滋潤起全身血肉。
道門修行之法,以性為體,以命為用,初時以性就命,如日蒸海水,久而云氣上升,此煉精化氣之正功也;中間以命合性,名曰抽坎填離,性命混合,還丹可結。
雖然李魚修行巫覡方士所傳的食氣法,不講什么筑基、結丹、元神的劃分,但其中的道理,總還是相通的。
隨著他苦修百余日的一道精純元氣沒入全身之中,李魚只覺腎臟所在之處漸有熱感傳來,而后逐漸蔓延至關元、氣海等竅穴之中。
李魚不為所動,雙目緊閉,抱守靈覺,繼續體悟自身細微之處的奧妙變化。
突然,他頭腦一輕,一股紫氣自天外而來,經由百會而下,流經十二正經,亦是直入臍下丹田之中。
李魚只覺自己意識猛然一跳,似是要超離**,脫出體外,正是《重道延命方》中所記的“魂引百會動”之象,到此一步,李魚哪怕是死,也能化作鬼魂,維持意識短暫不滅了。
他欣喜地睜開雙眼,正見天邊冬陽初露,一抹紫意在其中若隱若現,于是恍然道:
“原來那最后一步,是得了天時相助方能如此順遂,看來我辛苦掐點,選定此時結束以性補命修行的打算并非無用之功。”
李魚站起身子,再度擺出了熊經鳥申的架子,同時食歲星氣法配合運轉開來。剎時間,一股前所未有的感覺沖刷著意識,他渾身毛孔頓開,經絡舒張,竟然體會到了精氣神的首次圓融,似溝通天地,順一自然。
“以性補命的修行結束,人身搭通天地之橋,能以后天返先天,這才是這一階段修行的真意啊!”
李魚體態輕柔,面露陶醉之意,只覺自己仿佛投入了一池春水之中,如復歸母胎般安謐祥和,讓人不愿醒來。
突然,一股扭曲混沌之感如狂瀾般襲來,春水變成了血池,悠然自得的魚兒變成了遍體觸須的怪物,李魚猛然一驚,退出了食氣法的狀態,額頭泌出了一層冷汗,喃喃道:
“剛才那是...什么東西?”
他環視周圍,只見一切如舊,城隍廟中安安靜靜,再無外人,幾堆磚瓦木梁擺在哪里,借居此地的那些個窮苦人家早就拿足了補償費用,搬了出去。
“不是外敵來襲,而是天地本身的異常嗎?”
李魚靜下心來,回憶起先前感受,神思陷入冥定之中,以靈覺通感天地,若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