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龍不僅想要投資芯片產業,而且他還有一個更大膽的想法,那就是并購滬微電子,集兩家之力,攻破高端光刻機的科研難關。
對此,林志華也是非常的贊同,畢竟滬微電子還是非常有實力的企業,科技人才眾多,對于研究光刻機技術,有著豐富的技術和經驗。
如果兩家公司合并,科研力量絕對不只是一加一等于二這么簡單。
如果只是依靠滬微電子自身的科研實力,再過八九年,都很難有大的突破。
不是王大龍小看了滬微電子,而是他做為一個重生者,早就已經知道了結果了。
而光刻機最核心的三項技術分別是EUV光源、雙工件臺和光學鏡頭,這三項的難度可以說是不分上下,其技術方面,我國經常受到西方國家的封鎖。
不過王大龍重生前,已經看到過有關的新聞消息。
根據國科院傳來的好消息,在生產光刻機技術方面,京華大學和聯合技術學院達成合作協議,共同提出了一種新型粒子加速器,并對其進行了驗證,其結果顯示通過ssmb的工作原理,可以為光刻機覆蓋所需的EUV光源技術。
不僅如此,在王大龍重生前,雙工件臺技術方面也有所成就,華國精科作為我國在該領域的杰出代表企業,與京華大學的專業團隊進行合作,共同研制出的雙工件臺,其技術水準完全可以與阿斯慢相提并論,實力不相上下。
據了解,滬微電子制造的28nm光刻機,其中利用的就是華卓精科的雙工件臺。
該雙工件臺的精度可以達到1.7nm,主要被應用在65nm以下的芯片制程,它的出現預示著我國在該領域技術的進步、打破西方國家的封鎖。
如果想要在光刻機方面實現全面發展,對阿斯慢的霸主地位有所挑戰,目前還有光學鏡頭技術有待進步,我國在該領域有著突出表現的就是順宇光學公司。
據了解在二零二零年世界鏡頭市場中,順宇光學在其中的占比就達到了百分之二十六,在安著手機鏡頭市場中,其占比更是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三,甚至以五千六百多萬個銷量,穩居世界第一的位置。
為了能夠促進光學鏡頭的發展,順宇光學不惜投入大量的資金來攻克技術上的難題,從二零零八年投入了五千六百萬,二零二零年的投資數額竟達到了二十五億元,如今在該領域已經占有一席之地,并且獲得了二千多項授權專利,實現自主化生產。
但讓人比較遺憾的是,順宇在二零二一年前,都無法生產出光刻機鏡頭,這主要是因為光刻機鏡頭的難度實在較大。
按照順宇光學目前的發展水平,還很難達到該技術水平,光刻機鏡頭要求其鏡面的光潔度不能超過50皮米,也就相當于要求西川地區的高度不能超過5厘米。
在光學鏡頭生產制造方面,得國卡爾菜司處于絕對王者之位,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為阿斯慢公司,提供光學鏡頭的企業,其發展歷史有一百七十多年。
即使是經驗豐富實力超強的菜司,也不能完全保證其生產的產品可以達到標準,目前在公司內可以達到該水準的技術師,只有不到二十人。
不過,現在王大龍既然提前知道了,順宇公司的歷害之處,當然不會就這樣的,等著它慢慢的發展和成長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