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姐,你烙的這餅真是太好吃了。”
對于此話,大家都非常的認同,今天就連陸瑤都吃的特別的盡興,好久沒這么痛快的吃過了。
等四個吃飽后,又足足走了兩個多時辰,這才爬上了一座小山頭,在山腳下看山頂尖尖的,沒想到這上面會是一個小平原,看樣子比她們村的面積還要大上一些,而且在小山后面還有一座又一座的大山,那真是連綿不繼啊。
“看,那是不是兔子。”
一到山頂環顧了四周后,陸瑤就眼尖的看見了一群雪白的兔子,而且那個子還不小,這大冬天的怎么會有這么多兔子在外面活動,不,不,等會,她好像記得以前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則報道,這不會就是那電視上說的那雪兔吧。
雪兔,是寒帶、亞寒帶代表動物之一,是一類個體較大的野兔,體長一般在510毫米左右。
耳朵短,尾巴亦短,是中國九種野兔中尾巴最短的。
而且雪兔為了適應冬季嚴寒的雪地生活環境,冬天毛色變白,直到毛的根部;耳尖和眼圈黑褐色;前后腳掌淡黃色;夏天毛色變深,多呈赤褐色,是中國唯一冬毛變白的野兔。
雪兔的耳朵較家兔為短,這是因為在寒冷的地帶不僅不需要布滿毛細血管的大耳朵來散熱,而且要常常將耳朵緊緊地貼在背上,以保存熱量。
它的眼睛很大,置于頭的兩側,為其提供了大范圍的視野,可以同時前視、后視、側視和上視,真可謂眼觀六路。
但唯一的缺欠是眼睛間的距離太大,要靠左右移動面部才能看清物體,在快速奔跑時,往往來不及轉動面部,所以常常撞墻、撞樹,“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恐怕就取材于此。
它的尾短而寬,略呈圓形。雪兔的腿肌發達而有力,前腿較短,具5趾,后腿較長,具4趾,腳下的毛多而蓬松,適于跳躍前進。鼻腔也大,下門齒長而堅固,這些既是對寒冷地域的適應,也表明它是更為進化的物種。
它的生活習性是除發情期外,一般均為單獨活動。白天隱藏在灌叢、凹地和倒木下的簡單洞穴中,里面鋪墊有枯枝落葉和自己脫落的毛,清晨、黃昏及夜里出來活動,巢穴并不固定,故有“狡兔三窟”的說法。它從不沿自己的足跡活動,總是迂回饒道進窩,接近窩邊時,先繞著圈子走,觀察細聽,然后慢慢地退著進窩。
這么多雪兔聚集在一起,那說明它們正在發情期,而自己幾人剛趕上了時間,可是她記得雪兔好像是在每年的三到五月發情的,難道是這個世界的物種和地球上的不一樣。
反正不管怎樣,今天自己幾人算是掙大發了。
而且雪兔棲息活動雪兔性情狡猾而機警,行動無一定規律,活動時通常先聳耳靜聽以決定去向,離窩前制造假象以便迷惑天敵,以便兔窩不被天敵發現。它的嗅覺十分靈敏,巢穴通常都在略微通風的地方,睡覺時鼻子朝上,以便隨時嗅到隨風飄來的天敵氣味,兩只耳朵也警惕地傾聽任何一點異常的聲音。
冬季降大雪后,它就挖一些一米多深的洞穴居住在里面,并且在雪地上形成縱橫交錯的跑道。遇到危險時,它的兩眼圓睜,耳朵緊貼在背上,呈低蹲伏,常常由于具有一身與環境相仿的保護色而躲過天敵的襲擊。
雪兔善于跳躍和爬山,也適于在雪地上行走,平時活動多為緩慢跳躍,受驚時便一躍而起,頃刻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它在快跑時一躍可達3米多遠,時速為50公里左右,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野生動物之一。
跑動之中常常騰空而起,高達1米以上,以便觀察周圍的動靜,再確定逃跑的方向。在奔跑時,它還能突然止步,急轉彎或跑回頭路以擺脫天敵的追擊。
食性雪兔是食草動物,主食葉子、木材、樹皮、莖和苔蘚植物,但不同季節、居住地,食物不同。
在夏天,生活在森林中的雪兔的食物主要是是樹葉和樹枝;生活在苔原的雪兔主食高山植物,生活在平原的主食草、地衣和樹皮。在冬天,當大多數的食物被埋在雪下,石南是雪兔主要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