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便想快速離開,甚至連他的眼睛都沒敢對視。
張子晉剛想側身離開,看清女孩容貌后不禁一愣,是那雙眼睛,是姜莞,雖然沒有前世姜莞的穿戴貴氣,模樣的確是她,特別是那雙柔情含水的眼眸。
公年前688年,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繁。
呂國,成陽。
夜色剛落,呂國公主姜莞十五歲那年,
陪呂國夫人前來成陽祈福,聽聞當地正在舉辦花燈詩會,耐不住寂寞的她纏著母親準許她去燈會。
“成陽地處呂國和鄭國的交界處,閑雜人眾多,若要去,戴著面紗,不可亂走,切不可暴露你的身份。”
“知道啦母親。”
月明星稀,燈會上熙熙攘攘,姜莞和侍從一行人走進燈會,入目便是燈會中心,高聳的龍鳳呈祥的花燈,在夜色地輝映下,格外光彩亮麗。
不遠處傳來擊鼓鳴唱的聲音,聲調悠揚繾綣,使人不禁沉醉其中。
姜莞興奮地拍手叫絕:“你看看,宮中哪有這般美好的景致。”
“是是是,不過小姐,切不可透露您的身份。”侍女翠兒緊張道。
“好好知道啦,前面那顆大樹下,好多人圍著,做什么呢,去看看。”姜莞拉著翠兒走了過去。
一棵雙人都環抱不下的梧桐樹下,樹上掛著花燈,燈影搖晃,照射在少男少女身上。
一個書生打扮的男子上前:“飛龍鳳舞成夜市。”
另一少年對道:“擊鼓踏歌皆夏聲。”
“妙啊,妙啊。”人群中不少人拍手稱絕。
姜莞覺得有趣,擠過人群,上前提詩發問:“夜闌花燈映薄云。”
“這小姑娘作得不錯呀。”人群里議論起來。
各世家子弟都想對得上這才女的詩句,卻抓耳撓腮,關鍵時刻卻想不出一詞半句。
這時,姜莞注意到一個男子灼熱的目光,她怒怒地朝他瞪了一眼,卻見這男子身著月白色長衣,相貌俊美,氣質溫潤如玉,驚如天人。
他仿佛沒有看到姜莞不善的目光,自顧一笑,對上姜莞的詩句,“月下薔薇動傾城。”
這薔薇,正對上姜莞的薔薇發簪,姜莞霎時間臉熱得異常,心跳也加快起來,雖帶面紗,耳根卻紅了。
人群里有聽懂的人起哄大笑,侍女翠兒怒道:
“無聊。”
隨后將姜莞拉出人群,公子追上姜莞,說道:
“允某并非有意冒犯,還請贖罪。”
姜莞覺得此人看起來像是個知書達理的人,便問道:“那你為何打趣我?”
“姑娘雖戴面紗,可眼睛卻像是會說話,允某不自覺便看向姑娘。于是注意到了頭上的薔薇發簪。”
姜莞覺得這人油嘴滑舌,實屬不善之輩,便想三言兩語打發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