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允跟侍從駕車回鄧國,告訴父親想要娶呂國公主姜莞,鄧國公沒見過兒子如此愛慕一個姑娘,便讓妻子帶兒子去呂國議親。
到了呂國,呂國公聽說鄧國夫人求見,便立刻招人引見。
鄧國夫人進入鄧國國府坐定,子允則坐在母親下首。
“鄧國國君和夫人最近都可還好?”呂國國君先開口。
“承蒙您的掛念,今日來此是有事想來商議。”呂國夫人笑著說道。
呂國國君聽到此話,疑惑道:“不知是為何?”
“我的三兒子子允,從小跟隨父親征戰,一直沒有娶親。”
呂國國君眉頭一皺,與子允年紀相配的也只有小女兒姜莞,說道:“您的意思是,想要前來議親。”
鄧國夫人說道:“子允從小就刻苦習武,在文學方面也有所著作,他從小老實,行事也正派。聽聞您家小女也是個溫柔賢惠的姑娘,才心生此意。”
呂國國君點了點頭說道:“這些是有所耳聞的,只是不知道莞兒怎么想,也要看他們年青人自己的意思不是。”
鄧國夫人后仰了一下,笑著說道:“早百年前,咱們鄧呂兩國就有結親,況且咱們兩國都是小國,現在年代紛亂,彼此抱團未嘗不可。”
“您的意思我是懂的,現在的形勢動亂,結親是個好的法子,只不過我的小女兒從小待在我們身邊,怕是一時半會接受不了,等稍后我讓夫人過去問問她的意思。”呂國國君說道。
“好的,那我們等著您的傳書,我還要回去跟國君匯報情況,就不多留了。”說著,鄧國夫人帶著子允離開。
姜莞聽母親說了子允前來議親,當下十分慌亂,只含著淚說:“莞兒不想離開父親母親。”
母親思慮了一番,說道:“我們是小國,勢力微薄,若能與鄧國結好,那再好不過了,再說子允公子從來都秉性純良,二十幾的年紀都未納妾室,還是鄧國數一數二的將軍,莞兒,容你想想吧,鄧國夫人也是通情達理之人,前來議親并不逼迫我們的。”
姜莞從小就懂事,聽了母親的一席話,覺得不無道理,除了那家伙有些討人厭,但是女子總要婚嫁的,世上男子也許都是這樣的,便答應下來。
當天晚上,子允收到消息,說是呂國同意了議親之事,子允著急道:
“明日便親迎吧。”
鄧國夫人笑著說道:“兒子,這事莫急,等我擇一良日,便迎姜莞姑娘入國。”
不料,絞國想擴大疆土,到處欺壓小國,在呂國埋伏許久,深夜偷襲呂國都城,將國公府的人殺的殺搶的搶,看姜莞貌美如花便想劫回去,可姜莞寧愿死也不愿意落入賊人手里,便自刎身亡,倒在一片絢爛的薔薇叢中。
當子允聽到消息趕到的時候,姜莞還剩一口氣,說道:
“允公子,今生我們無緣了,這個玉佩送給你,等來生……”還沒說完便閉上了眼睛。
他接過沾滿姜莞鮮血的玉佩,說道:“莞兒你醒醒,莞兒,對不起……”
所愛之人的生命逐漸消逝,你卻無能為力,還要接受這個事實繼續生活,于是不斷后悔,后悔之前為什么不對她好一點,后悔為什么不在議親那日便將她迎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