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蒙塵在杜馬斯身邊放松筋骨,只聽見杜馬斯說:“這個分組有點意思啊。”
“有什么意思?”莫蒙塵雖然離開的時間不長,但也不短,五場比賽可以發生很多事情。
杜馬斯臉上的玩味之色極濃,他看著正在嚴肅地熱身的拉特利夫與華萊士。
“那兩個家伙鬧別扭了。”杜馬斯說,“而且是比較嚴重的別扭。”
莫蒙塵問:“怎么回事?”
事情源于之前對爵士的比賽,華萊士的表現蓋過拉特利夫,因此受到弗勞賽斯的表揚,隔天的隊內對抗賽,拉特利夫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更強,處處針對華萊士,兩人打出了真火,互相推搡,最后被隊友分開。
“出了這種事,我居然完全不知情?”
莫蒙塵一愣,不太高興地說。
“普通的競爭而已,有什么奇怪的?”杜馬斯說,“在十年前,這樣的對抗時常發生,能者上,無能者下,這就是聯盟的法則。”
問題恰恰在于這兩位都不是無能的人。
論生涯的成就,拉特利夫完全沒法和華萊士比。但只算現在的話,拉特利夫肯定比華萊士更強。
莫蒙塵原來的打算是讓華萊士增強第二陣容的護筐能力,等到他成長起來,再想辦法扶他上位,沒想到這兩個風格相近的內線居然這么快就較起了勁。
競爭當然是NBA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支好的球隊必然伴隨激烈的位置競爭。
比如喬丹的公牛。
喬丹的治軍風格極為嚴厲,他也自豪地稱其為冠軍速成班,他提倡競爭,尤其喜歡逼那些身價與實力遠不如他的人競爭,這樣可以促成很好的訓練氛圍,因為他把別人逼得沒有活路,自己也就失去了退路。
他激勵他人努力訓練,間接讓自己跟著努力訓練,互相進步與成長,這是良性的競爭。
但兩個實力相近,而且咖位都沒差多少的人要是搞出這樣的競爭,那就有問題了。
只要本·華萊士發現拉特利夫沒比他強多少,他就不會再心甘情愿地坐在替補席上。
這是人之常情,誰會希望一個并不比自己強的人壓在自己頭上?
“教練如何處理這件事?”莫蒙塵問道。
杜馬斯說:“各打五十大板。”
“這個死胖子竟然挑這種時候和稀泥?”莫蒙塵怒了。
死胖子...
杜馬斯問道:“你想干什么?”
“我倒要看看這兩個人想怎么鬧。”
莫蒙塵走到場上,首先拿起對抗賽的用球拍了幾下。
這也是他將近十天以來第一次摸球。
“老爹,待會兒可以給我傳個球嗎?我前陣子看哈基姆的錄像學了個了不得的腳步。”
新秀斯科特·波拉德興奮地說。
你這發型讓我很難注意聽你說什么。
莫蒙塵兩眼一瞇,細細觀察波拉德的發型,他現在的發型有些像赤木剛憲,但又不像赤木那么耿直。
弄這種自動增高的發型也就算了,為什么還要在發型上DIIY?
想象一下赤木剛憲的發型中部突出了一縷長毛,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鴨舌帽,太陽太大的話還能幫著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