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的進攻效率開始下降,鄧肯抓準機會連著助攻隊友反擊。
弗勞賽斯不著急,分差縮小還是擴大都在意料之中,他從來都沒想過在半場內把對手打死。
對跑轟球隊來說,15分以內的差距都不是什么大差距。
“只要不輸20分以上就沒關系。”
莫蒙塵比弗勞賽斯的心更大,他在場下安撫著身邊的隊友,讓他們保持信心。
鄧肯帶隊不斷把比分拉開。
六分鐘過去了,凱爾特人的優勢最終達到了16分。
52比36
才過了六分鐘,這六分鐘又要分為沒鄧肯的前三分鐘和有鄧肯的后三分鐘。
沒鄧肯,凱爾特人被追到7分,有鄧肯拉開到16分。
如果這個時代有算正負值的話,鄧肯現在的正負值應該直奔正30以外了。
實在驚人。
弗勞賽斯終于請求換人,他的耐心讓人佩服,換其他教練看見球隊被人這么打,早就驚得把主力換回來了,他卻安穩地坐著,等時間到才換人。
“這有些冒險。”福斯特擔憂地說,“要是追不回來的話,波士頓可就是一波定勝負了。”
戴恩·斯坦通淡笑道:“我們場均得分達到了121分,16分的分差恐怕還沒被亞當放在眼里,放心吧。”
莫蒙塵主動發球。
這是個奇怪的變化,一般都是內線發球。
莫蒙塵發球給希爾,然后,沃克的防守就上來了,全場緊逼,皮蒂諾威震NCAA的王牌殺手锏。
在NBA這個級別的聯盟,除非你擁有美國夢之隊般的運動能力,否則搞什么全場緊逼都只是看著激烈而已。
更別說是沃克這種稱他為防守者都是對防守這個詞的侮辱的球員了,希爾過他,只消一個變向。
他防不住人,回頭還得奮力回追,悲哀的是,他注定追不上希爾。
為了彌補他的漏缺,其他人又得舍棄自己的防守人去協防。
于是莫蒙塵就空了。
希爾回傳莫蒙塵。
“看飛機!”
莫蒙塵一句讓人滿頭霧水的話語,三分出手。
鄧肯卡位,牢牢擋住華萊士,結果這卻是一記離譜的三不沾,更離譜的是,希爾剛好就站在落點,撿到皮球,反手補進。
38比52
“那到底算是投籃不中,還是助攻?”
尼爾發問。
“這種花里胡哨的傳球,很難斷定,我猜是助攻。”托伊斯評價道,“看起來是一記很刻意的三不沾。”
最終,官方認定為投籃不中,希爾刷到進攻籃板還得2分。
老派人士抨擊活塞是刷子隊并不是沒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