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只有三個群體會因為活塞的勝利而難過。”
“步行者球迷、公牛球迷以及紅翼球迷。”
步行者和公牛的球迷都好理解,一個是直接對手,一個是潛在的競爭對手,紅翼的球迷大都是密歇根州范圍內的人,按道理,他們應該支持活塞隊。
同樣是扎根在底特律的職業俱樂部,活塞和NFL的雄獅隊不同,隊史也算的上是精彩紛呈,要巨星有巨星,要冠軍有冠軍,要鐵血與鐵血,和底特律這座城市極其搭配。
但,活塞隊得到的寵愛遠遠不及冰球聯盟的紅翼隊。
壞小子軍團時期,活塞隊就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除了底特律的球迷,幾乎遭到了外地所有籃球迷的敵視,沒有人希望和活塞比賽,因為那會增加隊內頭牌受傷的風險,地位受到威脅的紅翼隊便鼓動球迷自黑。
于是,城市分成兩派。
活塞度無疑處于弱勢,雖然他們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得到兩連冠,終結了黑白雙雄的統治,卻因為粗野的比賽方式導致沒有多少人關注,喜歡他們的球迷更是極少數,只是成績過硬,球迷的腰桿也能挺直。
紅翼隊球迷基數眾多,也曾七次奪得總冠軍,但要追溯到上一次奪冠,那得往前導三十幾年,那是遙遠的1955年。
彼時,NBA剛出臺24秒變革,拉塞爾和張伯倫都還沒進入NBA,大多數球員一邊打籃球一邊私下還有兼職。
冰球聯盟的歷史更加悠久,球迷基數也遠遠超出籃球。
正是如此,紅翼隊才能積累下如此之大的球迷基礎,只是活塞隊打出成績后,開始威脅到他們在底特律的地位,一場賽場以外的戰爭就開始了。
活塞隊只有保證成績才能掌握話語權,可惜他們的統治地位只持續了兩年便不復存在。
輝煌不比當年的紅翼隊也跟著消沉,直到最近幾年,兩支球隊同時崛起,競爭再次出現。
活塞一年一個腳印,而紅翼隊則在去年再次捧起斯坦利杯強勢歸來。
因此,他們在媒體上極有話語權,活塞隊再怎么進步也沒拿到總冠軍。
無論是紅翼隊官方,還是紅翼隊的球迷,在外面,在網上,都是一副勝利者的姿態。
這些紛爭原本和球員無關,因為只有俱樂部才會在意球隊在城市里的地位。
人氣、社會地位、球迷基數、影響力,這些因素構成了球隊的收入,對商人而言,天大的事都比不上賺錢,任何影響了他們賺錢的事情都是大事。
所以,俱樂部之爭,一部分是商人之爭,一部分是球迷的意氣之爭。
沒有什么群體比體育迷更喜歡競爭了,他們會排高論低,選出強者,非要分個一二三四才肯罷休。
這些事情,原本和莫蒙塵沒關系。
可是今晚,他的絕殺席卷全美,以伊森的名義,這場比賽的關注度超出了一般的季后賽,這記絕殺的意義也不再只是天王山之戰的傳奇反絕殺。
媒體諸位、粉絲吹捧,影響力被無限拔高。
紅翼隊的球迷自發地來到林肯公寓附近,大清早就在那吹著喇叭示威,攪了莫蒙塵的清夢。
“別生氣,你一生氣他們就得逞了。”以法蓮勸說。
“如果我不讓他們知道惹怒我的后果有多么嚴重,他們還會再來,我必須殺雞儆猴。”莫蒙塵道。
殺?
以法蓮嚇到了:“這么嚴重嗎?”
莫蒙塵打了一通電話。